说着,康熙顺手拿着手边的扇子扔到了下面去。
结果正好扔到了文大人面前。
文大人被康熙这番话说的面红耳赤。
但又心中震撼。
皇上说洋人已经能够上天入地了,这是真的吗?
至于两袖清风这事,谁又能做到的呢?
一个清臣是活不久的。
水至清则无鱼。
在官海里没有帮手,没有靠山,寸步难行。
他们都是一步步爬上来的。
但皇上说的这些跟女子入学,女子当官有什么关系?
别是混淆视听吧?
众人震撼了一段时间,然后又有了质疑声。
“皇上是如何得到这些消息的?”
康熙道:“朕从哪里知道就不如王爱卿费心了,你还是先把你强抢民女的儿子给管好再说!来人——去搜一下王大人的家,王大人如此热心,让朕看看他是不是真正的做到了两袖清风?”
康熙不管,你不让我推行女子入学,女子科举的事,朕就查你贪腐。
自己的事都管不好呢,还想来金銮殿指手画脚,还真是活腻歪了。
王大人脸色一变,他儿子混账,他知道。
但皇上是怎么知道的,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害怕了起来,皇上这是有耳目给他报信?
众人身上都起鸡皮疙瘩了。
皇上这怎么开始硬碰硬了?
之前皇上的脾气明明很好,他喜欢数学,想要把数学加入科举,这事他们一反对皇上就不做了。
哪像现在这样硬气。
众人对视了一眼。
皇上不好对付啊。
唉,皇上这是坐稳了位置,就不管他们是死是活了。
但因为害怕皇上把他们府邸的那些肮脏事给爆出来,众人选择了沉默。
但他们是不会放弃的。
现在皇上找不到生源可以让慈幼局的孩童替上,但以后呢。
要知道,出题官可是在他们之中。
那些女子说不定都撑不过九天的科举时间。
康熙又道:“朕听闻现在战事渐平,八旗子弟多无所事事,既然如此,就先一步并入新开办的学校吧,能打扫卫生打扫卫生,能当老师当老师,再不济看门也行,总比当乞丐强。”
朝中也有一些八旗子弟,听到这话老脸一红。
他们知道旗下一些人因为不能从事其他行业,只能去乞讨的事。
但没想到皇上也记挂着呢。
一时间众人原本拔凉拔凉的心觉得暖暖的,皇上还是记挂着他们的。
“是。”
皇上都这么有决心了,那他们反对也没用,就看这个学校能开多久了。
反正,他们大臣家的女儿是不会去的。
他们都在孩子启蒙的时候请了女夫子教了识字,之后就跟着家里的夫人身边,学着管家。
之后就等着嫁人好了。
相夫教子,这自顾以来的传承。
皇上这么搞,也要看那些女子领不领情啊。
康熙亲自写了告知书出去。
把自己梦里的场景都描述了一番,还举了一些历史上的例子,比如女皇武则天,才女李清照等等,以此来勉励她们,鼓励她们入学。”
消息已经放出,老百姓们都以为自己的耳朵坏了。
皇上怎么也不正常了。
好好的竟然让女子开始去上学了?
女子十五六岁都嫁人了,平日里还要在家里干活减轻负担,哪有时间去学习啊。
而且学了也不是帮自己家啊,到时候是给别人家供孩子,傻子才会这么干呢。
皇上这简直是在异想天开。
像武则天那样的人,立了一个无字碑,从古至今也不是没少别人骂吗?
那可是妖后。
而且那皇位最后还是交到了李家人的手里。
女子自顾以来最常见的出名方式就是容貌了。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而且大清的公主抚蒙怎么了?
但还有不少人激动的不行。
“娘,我也能和弟弟一起去上学了!”
一个小女孩有些激动的说道。
但没注意到平日里偏疼她的娘亲眉头却皱了起来。
“走,我们先回去。”
小女孩一路上都在叽叽喳喳的跟娘亲说着自己上学时候的场景。
还嚷嚷着让娘亲给自己做一个书包,她要带着去上学。
但回到家之后,却发现家里的人都变了。
“不行,乖女,你一个女孩子,马上都要说亲了,这个时候去上学也晚了啊,难不成你还真的打算去考科举啊,哈哈。”
妇人说到最后都觉得荒唐。
女子参加科举,那还要不要名声了,听说那科举可是要脱光身子验身的。
这身子都让别人看了,那还是清白之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