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943)

梦中的谢丞相很有手段,哪怕再怎么嚣张,也绝对不会触碰底线,所有看起来放肆的言行举止也都是有理有据,所以不会被轻易拿到把柄。只要宣景不因为他的放肆而心存芥蒂,自然也就没有故意为难的举动。

现在谢恒入梦,为了不让梦鬼察觉到,那人物就不能有太大的变化,不然很有可能引起怀疑。

所以他还是得继续嚣张下去。

好在从前他就很有经验,虽然现在没有他跟宣景的亲密关系“保驾护航”,但他要想做到在不触及宣景底线的情况下放肆轻狂也并不困难。

眼下的朝廷争论源于一个惠农政策的提议。

这个提议是谢丞相一派的官员提出,自然也是谢丞相的意思。

哪怕谢丞相在官场上排除异己、敛财弄权,甚至如同在现实中的大瑾朝一样,也被冠以“佞臣”之名,但他同样也有真材实料,所推行的很多政策很多都利国利民,有助于国富民强,在他的意识中就是只有国家强盛、百姓安乐,他才能尽情得享受身为权臣的好处,才能更加无所顾忌地谋求金钱和权势。

然而一些腐朽的情况之所以会一直存在,是因为有些人能在这种情况下谋得利益,那谢丞相既然要推翻这种情况,也就必然会伤及部分人的利益,自然就会遭到抵制。

这也是这场朝堂争辩的由来。

这一次谢丞相提出的政策归根结底,就是要把原本属于商人的部分权益划给农民,同时颁布一些保障条例,使得商人不能像以前一样尽情压榨剥削农户。

那些持有反对意见的官员的倚仗主要从两点出发,一是几代下来商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的社会地位,二来就是谢丞相要推翻的一些条例是老祖宗定下的。

凭着这两点,在这场辩论中他们还真没怎么落下乘,谢丞相的人反而没怎么能占到上风。

如今在谢丞相这个身份,但凡他有什么想法意见,已经很少会亲自在朝堂上表述,都是他手底下的官员站出来表达。

不过今天估计是不能轻松看戏了。

谢恒不着痕迹地抬眼看了看端坐龙椅上的宣景。

玄色暗金的龙袍穿在身上气势逼人,十二旒冕轻轻晃动,刀削斧凿的眉眼冷冽锋利,墨色的双眸幽暗深沉,让人看不透其中情绪,也无从判断他到底更偏向于哪一边。

谢恒微微叹气,往前迈了一步。

明明之前还争辩得十分激烈,但就好像所有人都用余光瞄着谢恒一样,他只是往前走了一小步,所有争论就都戛然而止。

谢恒眸光淡淡:“此次变革注重的是提升农户权益,乃是从当下国情出发,适应的是当前的局势,也是分析了目前我们综合国力之后的结果。之前定下了奖励耕战的基本国策,提升农户权益是实际落实的具体举措。别说什么祖宗定下的老规矩不能破,若是所有祖宗规矩都不能破,也不会有今天的大瑾朝。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无论治理国家还是天下,本就不能过于因循守旧,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你们一个个都是朝廷栋梁,凭着学识和才干效力朝廷,怎么能连这点浅显的道理都不懂?真是太辜负陛下对你们的倚重。”

谢恒的声音很轻,语调也十分平淡,但却让每一个之前持反对意见的人心里都开始打鼓。

第四百八十三章 意欢公主

话音落下,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唯一敢在朝堂上跟谢恒争辩的一品军侯闵镇西这两日又去渭河练兵,现在只要皇帝不开口,基本没人敢对谢恒的话有意义。

刚刚众人还争论得面红耳赤,谢恒这一开口所有人就都安静下来,着实显得讽刺。

龙椅上的宣景垂眸,与谢恒对视,“看来丞相是非常赞成惠农政策的实行。”

谢恒:“微臣赞成也是因为替陛下考虑,陛下勤政,为的就是国泰民安,我们做臣子的自然要以为陛下分忧为己任,以匡扶江山社稷为责任。”

说话时谢恒脸上神色恭敬,怎么看都是一个绝对忠君爱国的臣子。

对此边上的大臣们不管内心如何作想,面上都不敢有半分显露不敬之意。

宣景:“那就按照丞相所说,实施惠农政策,具体条陈拟定后再呈给朕看。”

谢恒:“陛下英明。只是除了惠农政策之外,微臣还有其他的提议。”

朝臣中有人暗暗吸了口气。

丞相不愧是当朝第一佞臣,这是要得寸进尺啊!

陛下能同意惠农政策已经要顶着不小的压力,他还想怎么样?

宣景的声音听不出喜怒:“说。”

谢恒:“当初定下奖励耕战的基本国策,而惠农政策只是其中一环,要想彻底贯彻奖励耕战的国政,就要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人口户籍统计方法、军功爵位等级划分、土地制度裁定和行政区划等等,既然陛下信任微臣,让微臣来制定具体的惠农政策条陈,那不如就将这其他几项的计划拟定也都交给微臣,反正都是围绕奖励耕战的国策,由微臣来统一完成更为合适。”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