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674)

他现在手上其实已经有不少名家字画,而且不少都是出自已经封笔的大师之手,之前收集的时候就是先让洛非白去打听有哪些大师有封笔的意头,他才专门去买这些大师的画作。

大瑾国的重文轻武之风使得字画之类的风雅之物价格极高,名家字画本就值钱,封笔的就更不用说了。而一般会封笔的都是些上了年岁的名家,眼花手抖,不得不封笔。谢恒买了这些字画屯着,端等那些大师们挂了,价格还能再翻几番。到时候他再卖出去,就又是一笔丰厚军资。

当然跟荣启要《春日图》就是开个玩笑,那么贵重的东西就是荣启白给他他拿着还烫手呢!

荣启哼了一声:“话说就快要入春了,送亲的日子也已经定下来,你还真打算出使万阳?”

谢恒懒懒地靠向宣景,“不然呢?圣旨不都已经下来了。”

宣景忙搂住谢恒,调整姿势让后者靠得更舒服些。

荣启又看向宣景:“你就真舍得让他跑那么远玩儿去?”

由谢恒做送亲使臣,虽然是宣宁跟武德帝说的,但实际上却是谢恒自己的主意。他透过宣景给宣宁传话,问宣宁介不介意他做送亲使臣。

原本谢恒是想着如果宣宁不介意,他就使些手段让武德帝选择他,却没想到宣宁竟然直接找到武德帝开口要求他做使臣。这个时候的武德帝对宣宁几乎即使有求必应,这么点小事自然会答应。

宣景:“不是玩,是有正事。”

谢恒抬头就亲了一下宣景的下巴,笑眯眯地说:“还是将军了解我,我什么都没说呢就知道我是有正事。”

荣启:“行啊,那你说说在万阳能有什么正事?”

谢恒:“谁说是在万阳?”

荣启轻轻挑了下眉梢:“你真正的目标是昌河?”

谢恒:“不错。昌河王可不是个安分的,你以为他一天到晚挑衅万阳就只是看上万阳而已吗?他看上的是西境八城,只要能拿下万阳,他攻下西境八城的把握就会更大。当然现在这个打算是泡汤了,不过昌河王是个越挫越勇的主,又狗胆包天的野心,不出三年,他一定会兵发西境,说不定还会跟大夏联手,让我们腹背受敌。”

宣景皱眉:“我之前也收到一些风声,西境那边确实不太安定。”

谢恒也猜到宣景应该有收到这方面的消息。

从前他家将军只是北境战神,但南境和西境的事情多少也了解些,甚至他还知道南境和西境的统帅经常与将军通信,共同讨论兵马政策等等,有大小战事也会跟将军说,听将军的意见。

现如今将军已是冠军侯,是武将之首,其他边境统帅就更是直接唯将军马首是瞻。

谢恒记得历史上将军平定昌河之乱时还不是冠军侯,虽然官居从一品,但到底还顶着北境统帅的头衔,在那种情况下能让武德帝同意由他来带兵平定战事自然是不容易。这还是在西境已经接连吃了两场败仗的前提下,否则武德帝绝对不会答应。

但如今情况不一样了,将军身为冠军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请凑陛下要求出征,不用等西境军吃了败仗,用将士们的鲜血去换那道任命将军为征西大将的圣旨。

原本历史中昌河最终落败,且因为昌河王凶暴残忍,在将军大军直逼皇城时竟然不顾百姓下令火烧皇城,想要留给将军一座死城,虽然此举最终被阻止,但还是让昌河王遗臭万年,而将军带兵进入皇城反而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

将军直接废了昌河皇室,朝廷便安排封疆大吏过来接手。

如今大瑾跟万阳的建交因为安宁公主的主动出嫁而达成,这也跟历史中不一样,历史上并没有这场和亲的出现,不是大瑾不答应,而是万阳根本没有提出和亲的请求,也不知这一回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有万阳的协助,这一回将军再平定昌河之乱会更加顺利,而估计朝廷也有可能将昌河直接划给万阳,毕竟两边离得很近。既然有已经归顺大瑾的万阳在,也就没有必要另外派遣大臣过去。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都建立在将来将军打下昌河之上。

荣启:“就算边境不安定,你去又有什么用?难不成你一个人还能把昌河给收拾了?”

谢恒摇头:“我自然没那个本事,将来还是得靠将军才能平定昌河。不过我此去是想给将军挖一个人才。”

宣景:“何人?”

“昌河宰相韩通你们可听说过?”

荣启嘴角抽了一抽:“那韩通都年过半百了,你还想把他招揽给你家将军?听说他身体还不大好,可能都没有几年好活,况且我听闻此人十分迂腐,比你外祖父还有过之无不及,对昌河皇室忠心耿耿,你何必去费那个心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