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66)

在现代已经没什么年味儿,城市中不让放烟花爆竹,春晚的小品也习惯走起了“育人走心”的路子,毫无笑点不说道理倒是一大堆,活像上了一场思想品德课。年轻人回家就要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各种盘问攀比,在人们的脸上都已经看不到对过年的期待,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那几天年假可以稍微休息休息。

在古时候就不一样了,这还有两个月过年,但街巷之中的年味已经出来。那种节日的喜庆感并非需要金钱与科技的支撑,而是在于所有人那发自内心的喜悦上。

几人中冯凯父亲的官职最高,正三品的朝职,时节年下能得到朝廷的一些年货赏赐。今年的赏赐是韭黄和胡桃。

历史上记载,大瑾国已经探索建造出了暖室,在古文中也称为“火房”,用于在冬季培养反季节的蔬菜瓜果。

只不过因为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能成功培育出来的吃蔬菜瓜果非常稀少,成本又不低,因此基本都是由朝廷来进行培养管控,在过年时供给皇室和其他贵族,而三品及以上的朝廷大员也能在过年前夕分到一些,算是彰显朝廷恩裳。自然官职等级不同、职位不同,得到的恩裳也不同。

不过能得到就已经是身份的象征。

冯凯和冯父都不喜欢吃胡桃,大部分都打算送给亲朋好友。冯父还特意让冯凯拿出一些送给谢恒,感激谢恒之前能劝动冯凯好生读书,甚至还助冯凯在秋闱中取得名次,这可是一份大人情。

寇越啧了一声:“你小子是真会送,拿朝廷的恩裳给谢四,这不是要把我们送的东西都给比下去了?”

其他人也找准备要送东西给谢恒,一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二来也是给谢恒在谢家做脸。

只是他们准备的东西再多,也比不上朝廷赏赐的东西。

冯凯嘿嘿两声,“谁让我比你们会投胎呢!”

谢恒笑着摇头:“等你们都做上朝廷三品大员甚至更高官职的时候,别忘了把朝廷给你们的赏赐送给我一些就成,我可不会嫌多!”

谢恒是玩笑的语气,其他人也都没当真,可他们并不知道,在未来,谢恒终是一语中的,他们都将官袍加身,或是封疆大吏,或是一方重臣!

而到那时,当别人问起在他们这辉煌一生中最感激的人是谁时,他们心中出现的那个名字都是谢恒!那位已经天下皆知、权倾朝野的第一佞臣!

这次小聚除了谢恒之外都喝醉了,好在他们其他人都是带着小厮出来,也不用谢恒操心。

回去谢家后没多久,寇越他们的年礼就陆续送了过来。

这还只是年前的年礼,年后还要相互拜访,到时候还有一波。

谢长青的官职只有从六品,俸禄有限,谢家虽然不愁吃穿,到过年时也能吃上更好的,但终究有限,好也好不到哪去,府上最好的吃食也跟寇越他们随便一个人送来的都比不了。

这次谢家可算是沾了谢恒的光,寇越他们送来的东西都顶好不说,数量也不算少,这一次过年绝对是谢长青当官之后谢家过得最富庶的一年。

谢老夫人的嘴角就没合上过,每天都笑得慈眉善目一脸喜庆,每日都要过问那些送来的东西有没有好好保存。

这些好东西她自己都舍不得吃,也提前吩咐下去,只有年三十和初一的时候能吃点,剩下都要留着招待初一之后前来走动的亲友,自然是为了好一通显摆,让亲友们都知道现在他们谢家是跟上头的高官都搭上了线儿的。

至于冯凯送来的作为朝廷恩裳的胡桃,谢老夫人在谢恒的“强烈要求”下放到了自己房中。谢恒说这胡桃也叫核桃,对老人身体最好,不管是直接吃还是研成粉末混在藕粉中食用都行。本来这数量也不算多,就全部都仅供着谢老夫人,又把谢老夫人给高兴得仿佛年轻了十岁,还给了谢恒五十两银子说是奖赏他孝顺,自己这辈子第一次吃朝廷恩裳的东西都是因为这个孙子,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殊荣!

除了吃食之外,被送来的还有一些名贵布匹。

阮信的外家是江南织造,除了特供皇室御用的特殊布匹之外,其他高端布匹也对外进行销售,但都价格昂贵,若不是达官显贵可买不起,过年时京中的显贵们都要提前三个月预定,不然有钱都没得买。

自从阮信母亲去世之后,阮信跟外家的关系更加紧密。只是因为外家远在江南,对京中的事宜鞭长莫及,能给阮信的照顾除了金钱之外其他都很有限,故而在知道阮信得谢恒点拨,于秋闱中榜上有名之后,也就一直惦记着要好好感谢谢恒,所以还不等阮信主动提起,他们就惦记着过年时候要送些名贵的布匹过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