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武德帝寿辰。
皇帝寿辰,那就是天大的事,许多宗室皇亲和朝中重臣几乎是从半年前开始便着手准备要送给武德帝的寿礼。
给皇帝送寿礼也是门学问。
不能送太差的,不然显得太对付,是对陛下的不敬。但也不能送太贵重的,一来是要跟自己的俸禄对得上,别送个贺礼再送出贪污受贿的证据,二来也不能把皇子公主们的合理比下去,那也不太合适。
谢恒就随随便便准备了个小摆件儿,中规中矩的,不寒酸也不张扬。
且因为寿辰,宣震和宣旭也得以暂时解了禁足,待寿典结束之后再继续。
这两人也想着要在寿典上好好表现一番,要精挑细选好寿礼,盼着父皇收到礼物后高兴,能免了他们的禁足,或者至少能缩短些时间。
以前宣景不在京中,武德帝的寿辰又是在年中,他还在北境没回来,每次都是让人从北境送点当地的特产回来,了表心意。
在京中这几年自然不同于以往,宣景每次准备的寿礼都是自己精挑细选,虽然不甚名贵,也不一定就是武德帝最喜欢的,但每一件寿礼都能显出宣景的用心,体现出宣景对武德帝的敬意和爱戴,因此也颇让武德帝高兴。
晚上宫中寿宴,宴前便是皇子公主送贺礼表孝心的时候。
宣震作为嫡长子第一个站出来。
“父皇,儿臣送给父皇的是天山雪参,如今的天山雪参几乎已经绝迹,这可是儿臣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找到的一株。刚找到的时候说还没完全成熟,儿臣便派人在天山守了近三年时间才等到成熟,正好赶上父皇寿辰,可见这雪参也知道自己是要被敬献给父皇的,所以在父皇寿诞前夕成熟,好让儿臣采来献给父皇。”
宣震这一番话说的真是又假又尴尬,有大臣听到这一番话险些忍不住发笑。
还是说什么雪参也知道自己是要被献给陛下的,它要真有这灵性估计早跑了,还能让你抓着把它吃了?就说是要拍陛下的马屁也不用编的这么不靠谱,大皇子自己听着就不觉得很油腻吗?
武德帝脸色也相当难看,丝毫不给宣震留面子地说:“前年你送的鹿茸,说是来自罕见的七彩神鹿,去年你送的灵芝,说是来自蓬莱仙境,你咋那么能耐?这神物都让你碰上了?它们都追着你是不是?今年倒是靠谱点,这天山雪参好歹不跟传说靠边儿了。可你年年都送补品,你是觉得朕有多虚?岁岁补品,要把朕补到流鼻血不成?”
被说了一通的宣震蔫儿了,阴沉着脸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看来是别指望父皇能一高兴免了他的禁足。
第二个轮到宣旭。
只见宣旭胸有成竹地站起来,拿了一副装裱十分精致的卷轴让宫人展开,一副万寿图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
在大瑾国时期,“寿”字就已经有了一万五千多种写法,可以说是写法最多的一个字。而万寿图便也成了以祝寿为题相当能显示心意的礼物。
“父皇,”宣旭脸上带着十分骄傲的表情,“这万寿图中确确实实有一万个寿字,且每一个字都是儿臣亲手所写,耗时三个月,儿臣恭祝父皇万寿无疆!”
武德帝笑着点点头,显然很是满意这份礼物,“你有心了。”
已经尊为皇帝,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愿望,而越是如此,便也就越是看重心意。宣旭纵然做了许多让武德帝无比气愤之事,但这万寿图还是送到了武德帝心坎里,让他对宣旭终于有了点好脸色。
宣旭心中高兴,这寿礼果然没有送错,今日打动了父皇,后面他也好进一步使些手段让父皇免了他的禁足。
宣震在下座撇嘴,什么万寿图,说的好听,实际上也不过就是一张纸几笔墨,怎么跟自己那无比名贵的雪参相比?父皇真是不识货!而且他也不认为这万寿图是宣旭自己亲手书写,这么多字,还得一笔一划不能出半点错误,不然那就得重来,同时也要保证每一个字都漂漂亮亮的,这得花多少时间精力?他可不相信宣旭会做到这份上。怪只怪自己没有宣旭那么会做戏。
终于轮到宣景。
宣景送上来一个匣子,黑漆漆的,看着也不是什么名贵材质。
宣震一看那匣子就满脸嫌弃,想着能用这种匣子装的肯定不是什么名贵宝贝。
高满将匣子呈给武德帝。
武德帝心下好奇,看了一眼宣景,宣景脸上难得带着淡淡微笑。
“这里到底是什么?”
宣景:“父皇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武德帝也笑了,“你也学会卖关子了。”随即打开盒子,里面放的是一个红呼呼灰扑扑的东西,瞧着像是某种根块作物,上面还沾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