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
这什么情况?!
谢恒慌张地往四周看,却发现周围白茫茫的一片,仿佛置身于看不到尽头的白雾之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眼前这两扇汉白玉雕花门。
而此时,两扇大门正在缓缓打开,他听到的轰隆隆的声音就是厚重的石门打开的声音。
分析越来越大,亮眼的白光倾泻而出,谢恒下意识地闭上眼。
待到轰隆隆的动静消失,谢恒睁开眼,在他眼前最前看到的是一个宽敞的入口。
这是什么地方?
谢恒走上前,看着入口里面就是一堵墙。里里外外都是汉白玉。
虽说汉白玉不算值钱的东西,但前面那两扇石门就已经足够叫人震撼,眼前好像还是一座汉白玉建筑。
谢恒往左边走了走,又退回来去右边看了看,最终确定,眼前这一眼看不到头的建筑是一座巨大的迷宫。
不过很奇怪,虽然这座迷宫的大部分都隐在浓浓白雾之中,但迷宫墙还没有一人高,也就到谢恒鼻子的位置,所以就目前看得到的这部分迷宫,尽管道路错综复杂,但要想走出去难度应该不会很大,最困难的点也就是迷宫的大部分都在白雾中,所以看不全面罢了。
要进去吗?
谢恒站在门口犹豫,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站在这个地方,也不知道这个地方是哪。
按理说对于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又没有必须要进去的理由,出于谨慎起见自然是不进去的好。
但谢恒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莫名的有一种想要进去的冲动,就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在吸引他一样。迷宫最外围的墙壁上也是和汉白玉门上相似的浮雕,有龙有凤,这是皇室建筑的常见风格,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谢恒从来没见过的奇怪花纹。
说是花纹,但其组合排列看起来更像文字,可问题是谢恒根本不认识这些字,就算是在大瑾国时期,这文字的书写形式和现在也没有太大区别。又或者这是一些特别的宗教性质的符文?
谢恒决定去里面瞧瞧,但就在他迈出一步的时候,脚下地面突然塌陷,他一脚踩空直接摔了下去。
谢恒惊坐起身,呼吸急促。环顾四周,还是在他的房间内。
原来只是一场梦。
谢恒松了口气,却依然觉得心有余悸,实在是梦中的那种从高处坠落到深渊的感觉太过真实,还有汉白玉门后的那座巨大的迷宫,着实震撼!
谢恒赶紧下床,连外套都顾不得披一下就赶紧来到桌边坐下,铺纸提笔,将梦中的汉白玉门和他看到的部分迷宫画下来。也难得他现在记忆无比清晰,连迷宫中的每条通道都以画面的形式记得清清楚楚。
很多时候梦境中的一些景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从记忆脑海中消退,晚上做的梦,可能早上醒来后洗个脸就不记得大部分情节了。
画卷一气呵成,谢恒看着纸上的汉白玉门点点头,对,这就是自己梦中见过的样子。
谢恒无比肯定自己从来没有在现实中见过这两扇汉白玉门,更没有见过里面那个同样由汉白玉堆砌的巨大迷宫。
他也说不上来自己为何一定要将梦中所见画下来,但就是觉得有必要这么做。
不一会荣启过来,叫谢恒一起到正殿去。用过早膳祭天马上就要开始了。
从行宫出来再往上走小半个时辰就是日月坛。
谢恒既兴奋又紧张,他还没见过日月坛呢,这回终于可以长长见识了,
史书上有记载大瑾国皇室每十年要进行一次声势浩大的祭天活动,前往大瑾圣地日月坛举行,可这么神圣的地方,史书上却没有半句记载,唯一相关出现的就是大瑾国有祭天活动要在此举行。
文字记载都没有,就更别说图画了,就是当初的设计稿件也不知道搁哪去了,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会没在史书上留下痕迹?这点一直都让谢恒想不明白。不过今天他就能见识到那传说中的大瑾圣地日月坛了!
早膳过后,武德帝带领着朝臣们往日月坛走。
从行宫出来还要走一段山路。山路崎岖,连骑马都有一定困难,更别说乘坐马车,因此也就只能徒步上去。
谢恒一边走一边很荣启聊天。这是他第一次参与祭天,却不是荣启的第一次。
十年前惠承帝时期,荣启就已经来过一次。
“祭天是大事,但我好像从没有在史料典籍中看到详细的记载,也没有图画,日月坛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
荣启:“这是规矩,你大概没听说过。祭天不能被记录,日月坛也不能。我记得有一卷古籍中提到过,日月坛是在大瑾建国初期,高祖皇帝招来数名道士,共同推演建造而成。那些道士曾经说过,日月坛作为圣地,建于龙脉之顶,守大瑾龙脉护大瑾气运。但圣地之形不可描于纸绘于书,否则就会影响圣地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