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谢恒也不想宣景到时候又被李侧妃找麻烦。
陆潇和胡靖出征那日,宣景亲自送他们出城。
躲在暗处的谢恒觉得这个场面有种老鹰看着小鹰出巢的感觉,莫名觉得很温馨。
他倒是也想光明正大地去送行,但无奈因为他与宣景的“不和”,导致现在他在军中的名声着实不怎么好。今日出征,他就不给这些将士们添堵了。
在京中等待消息的日子,连荣启都有些紧张,怎么说这也是陆潇和胡靖两人第一次作为主帅出征,没有宣景领着,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
但看谢恒每天吃好喝好的,似乎还胖了点,荣启就觉得很神奇。
“我说谢四,你是一点也不担心啊!”
谢恒:“他们是将军调教出来的人,我自然对他们有信心。”
“你是对你家将军有信心吧?就算这样,你这未免也太平静了。”
谢恒啧了一声,“既然这样,那我就告诉你实话吧!”
荣启眼睛一亮:“什么实话。”
正在看文书的宣景看了一眼满脸严肃的谢恒,露出个无奈又宠溺的笑。
谢恒微微倾身:“其实……我能知晓未来!所以我肯定他们一定会大胜而归!”
荣启表情瞬间无语。
谢恒笑了:“你看看,不说你就好奇,说了你还不信。”
荣启:“说归说,你不能瞎胡扯啊!”
谢恒:“你怎么知道我瞎胡扯,等着吧,他们一定会大胜古河,平安归来。”
荣启轻笑:“就算真赢了回来也不能说明你能预知好吧?”
谢恒:“将军他不信我!”
“诶诶!说不过我就叫外援是不是?不带这样的啊!”
谢恒:“嫉妒的话你也去找个帮手啊!你给司回生买个大宝石戒指他就愿意帮你了。”
荣启:……那样他只会在送出戒指后再得到一顿无情嘲讽。
四月初,陆潇和胡靖凯旋而归。
古河族兵败如山倒,上了请降书。谢恒得知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去找荣启让他叫自己爸爸以报当初发热时被那龟儿子占便宜之仇。
武德帝派遣使者前往,最后古河族答应岁岁上贡,武德帝才下旨召回陆潇和胡靖。
这一场胜仗让武德帝龙心大悦,作为他登基后的第一场战役,赢得如此漂亮,再找人润色渲染一番,一时间整个大瑾国都在传言武德帝是天命所归,就是上苍看不惯惠承帝一脉的腐朽,又天佑大瑾,才会让武德帝登基,拯救大瑾于水火之中。
谢恒想着不说别的,至少在造势这一方面武德帝是个好手。
陆潇和胡靖回朝后就受到了武德帝的大加赞赏,并被封为双龙将军,官拜正四品。
从五品到四品,跳过了从四品,要说也算得上不错的恩裳,可要是跟两人建下的战功比起来就有点不够看了。
古河族多嚣张啊,而且古河族的战力如何武德帝也不是不知道,不然古河族如何能凭着仅有的十三个部落便四处挑衅?不仅仅是大瑾,就是大夏边关也遭受过古河族的骚扰,另外还有塞外的其他游牧民族,也曾多次跟古河族发生冲突,这种四处招惹的行为确实很令人厌烦,但何尝不是因为有强大的战力支持?
这次是陆潇和胡靖第一次作为主帅迎战,面对的就是兵强马壮的古河族,还能赢得这样漂亮,给正三品的朝职还差不多。
不过谢恒也明白,武德帝这是在忌惮宣景。
虽然宣景是武德帝的亲儿子,但帝王之心就是如此,一旦王权在手,许多事情就都变了。天家无父子,便是这个道理。
宣景已经是一品将军,而陆潇跟胡靖又是宣景一手带出来的,对宣景忠心耿耿。若是给两人过高的官职,也就等于让宣景如虎添翼。武德帝不会允许宣景的势力大到只手遮天的地步,所以才限制了对陆潇和胡靖的封赏,而且虽被封为将军,却没有给他们相应的兵权,只是各自分配了一小支队伍,其意义已经十分明显。
只能说武德帝到底比惠承帝有远见,也算不得昏聩,懂得以大局为重,以朝廷为重,所以即便有所顾忌,这封赏还是给了。要是换成惠承帝,大概就会厚着脸皮只赏赐金银珠宝,升官就甭想了。
陆潇和胡靖都是心胸开阔之人,即使没有得到匹配他们军功的赏赐,二人也没生气。在他们看来只要能继续追随将军就很好了。
宣景为了犒劳两人,答应在将军府亲自弄一次烧烤,陆、胡两人就更觉得满足,什么官职什么兵权,在他们眼中的吸引力还及不上将军的一次亲手烧烤。
谢恒自然也来到将军府蹭吃,还给陆、胡二人带来了软玫斋的点心,感动得二人热泪盈眶,直说买这么贵的点心真是让谢公子破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