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403)

众朝臣:我了个大草!谢大佞臣又趁机表忠心了!这溜须的本事他们真是拍马不能及!他究竟是如何做到能以忠臣之貌行佞臣之事?

亲娘嘞!看看那神态,看看那表情,无辜又倔强到了极点,仿佛是在朝堂之上被其他官员给挤兑的忠直孤臣!

有些平时就比较常溜须拍马的朝臣甚至觉得可以请谢恒出本书让他们好好学习学习。

武德帝并未言语,但看向谢恒的眼神却和善许多。

他不介意手下大臣为自己或者亲近之人谋利,这是人之常情,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真正的大公无私?若所有的朝臣都像宣景那样耿直未必是好事。而且水至清则无鱼,都是正常的,只要这份谋利不损害朝廷的利益就是。在这一点的认知上,武德帝和当初的惠承帝一样,或者说大部分皇帝都是如此。

更何况谢恒不像旁人那样,谋私利都是偷着摸着,欺上瞒下,故而被查出来的时候当权者自然不高兴。

但谢恒明明白白地表现出来,是仗着自己的本事能力,但从另一方面说何尝不是对当权者的倚仗。这种“倚仗”会让当权者觉得舒服,也会因为对方的坦白而更加信任,那也就不会在意对方的那点小算计。

再者谢恒后面的话也的确说到了武德帝的心里,为了给陛下分忧解难而不在乎被朝臣误会,不论是真是假,这话听在武德帝耳朵中就是觉得无比舒坦。

谢恒瞄了一眼武德帝的表情,勾起嘴角继续道:“不论陛下和诸位大臣们是否相信,微臣的初衷就是为朝廷推荐人才,为陛下分忧。微臣也相信陛下慧眼,最终会同意微臣所请。只是如此一来,应该会有不少朝臣觉得陛下偏心,对此不服气。微臣不愿看到其他朝臣对陛下心怀不满,甚至可能会集体上书请求陛下三思并对微臣任人唯亲的举动予以惩罚,让陛下与朝臣失和便是微臣之过!所以微臣请求陛下对微臣的官职降级,以此来换取谢斌出任御史之职。如此诸位大臣们应该就没有意见,陛下也就不必为难了!”

谢恒一脸牺牲自己以全忠义的模样。

朝臣们顿时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诽谤!明晃晃的诽谤啊!杀人诛心啊!

他们谁对陛下心怀不满了?谁要上书逼迫陛下了?谁有那个胆子?他们顶多就是逼逼两句,说了几句酸话罢了,也知道陛下若是答应了谢恒肯定就不会改变想法,他们就是在心里不得劲儿,绝不会表现在脸上更不会让陛下为难啊!这种诛心之论你不能张口就来啊!要命的啊!

好话赖话都让谢恒说了,一顶顶让人胆战心惊的帽子就给他们扣脑袋上!明明他们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驳呢,都还在打腹稿,谢恒这就先下手为强了?这是要干啥?赶尽杀绝呀?

第二百二十二章 昏倒

武德帝嘴角沉了下来,却不是对谢恒,满带威势震慑和些许怒火的眼神扫过一众朝臣。

谢恒低头,藏住脸上得意的表情。

谢恒刚刚那番话可不是随便胡诌的,每一句话都有特别的用意,尤其是最后一番话。

新帝最忌讳也最反感的是什么?当然是自己的皇位尚未坐稳之际被朝臣威胁,朝政被把控,从而束手束脚,做很多决定都要瞻前顾后,甚至要想办法得到朝臣的认可,违背了朝臣的意思还要加以安慰。

谢恒就抓住了这点,故意说朝臣们对他有意见,不相信他是“举贤不避亲”,那即使陛下相信也没用。他说给自己降职表现上是牺牲自己为陛下着想,实际上则是以一众可能会反对的朝臣的名义打了武德帝一耳光。

武德帝只会想到自己要给谁委派什么官职还得得到其他朝臣的认可,甚至还要为此让谢恒自降官职,这简直就是一种耻辱!是某些官员对他这位新帝不够尊重臣服!是对他皇权的挑衅。

越是这样,以武德帝的性子就越是会同意谢恒的举荐。

果然!

武德帝重重哼了一声,“那就按照谢爱卿所言!罢免李储围官职,去皇陵外围为先帝守灵一年,御史之职由谢斌继任。李储围,还不快谢过谢爱卿!否则你少不了牢狱之灾!”

李储围起身,转身对谢恒拱手行了一礼,“多谢谢大人!”

众人看着李储围脸都涨成了猪肝色,都要忍不住同情他了!被谢恒给逼到这种程度,回头还要反过来感谢谢恒,这心里得是有多憋屈,换成那身体底子不那么好的说不定就当场气得吐血了。

不顾话说回来,这谢恒还真是好本事。

若说从前惠承帝时期,谢恒能成为被惠承帝十分看重的朝臣是有一定运气在,那这运气还延续到了新朝不成?如今的陛下对谢恒明显也有几分偏袒之意,不然也不会向着谢恒将李储围给打压到这种程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