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恒想了想,“我之前还真没想过。”
大学时一个宿舍的男生们偶尔还会讨论一下自己的理想型,但谢恒从来没有参与过,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理想型,那时候他唯一的执念就是希望自己学习这个专业之后能近一步了解昭明帝,能有机会找到那位帝王的陵寝。
至于现在嘛……
谢恒脑海里回忆着宣景的模样,不自觉地说道:“要英气挺拔,武功高强,要有担当,要胸怀家国大义……”
一开始韩峦还颇有兴趣地听着,但后面越听越不对劲儿,那诸多形容之中,除了胸怀家国大义之外,好像没有哪一条跟女子沾边。还有,你一个男子,为何一定要求女子有担当?不是说女子不能有,只是在男子的角度这么要求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而最后韩峦也只能将谢恒的这一系列要求归结为谢恒心中的“家国大义情怀”实在太过浓烈,他找另外一半不是看对方适不适合做妻子,而是看能不能跟自己志同道合,这不是找妻子的标准,是找知己的标准。
韩峦越想越感动,深深觉得谢恒的思想觉悟真的比自己高多了,自己跟人家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真是羞愧!
两日后沐休,也是韩峦给殷九思下帖子提及会前去拜访的日子。
这上门拜访自然是上午去的好,于是韩峦一大早就打点好了自己,穿着最体面的衣裳前去殷府。
如谢恒所料,殷九思并没有单独见韩峦,确实找来了自己的好姐妹,也就是春猎那日地一个帮着殷九思呛声的那位一看就性情泼辣的姑娘,看对方穿着就不是一般人。后来一聊起来才知道这位姑娘是翰林院掌院杜清大学士的孙女杜若楠。
杜清大学士身为翰林院掌院,在才学和为人师上的名声几乎与身为“天下师”的丞相阮同甫不相上下,韩峦对其也是敬佩不已,可没想到这样一位大儒的孙女却是这般泼辣如火的脾气。这是不是就跟“物极必反”的道理一样?
三人坐在大厅里,中间一扇半透明的八折飞针走线的屏风将用他们隔开,杜若楠和殷九思在一侧,韩峦在另外一侧。
透过屏风,杜若楠上下打量着韩峦,转头对好姐妹说:“这模样倒是周正,可比”缺心眼”强多了。”
“缺心眼”就是杜若楠给阙献起的外号,若是谢恒知道有人在起外号上跟他撞了风格,说不定还会把杜若楠引以为知己。
殷九思无奈一笑,“找你来就是来看脸的?”
杜若楠:“这脸是第一关,虽然人不可貌相,但谁不喜欢赏心悦目的长相?若是真有那内外兼修的,凭什么不能挑这样的?我家九思如此貌美,自然也配得上相貌俊俏的郎君。”
殷九思笑着白了一眼杜若楠:“没羞没臊!”
杜若楠笑着抓了一把葡萄干攥在手里,边吃边说:“之前在猎场上他能挺身而出,后来也是因为担心你才辗转求到了昭武将军面前,及时救下你,单凭这两件事来看,人品倒是不错。”
殷九思点头,如果不是这般,她也不会答应见韩峦。
韩峦的拜帖写得很规矩,但她还是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韩峦对她的好感。
而自己回想起那个连对她问好都会羞红脸的年轻官员,心中也有些不一样的感觉。
或许是从那清瘦的身影在围观人中第一个挺身而出那一刻,就已经在她的心里留下了非一般的印象。
杜若楠和殷九思说话的声音很轻,韩峦也就只能模糊看到两人有交谈的样子,但根本听不到她们说了什么,隐约能看到两人在笑。
韩峦立刻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妥帖不合适的地方,反省了一会觉得好像也还好。
不一会杜若楠说话了,“今日韩大人登门究竟所为何事?这拜帖上也没写清楚。”
韩峦一下就红了脸,那爆红的程度让杜若楠和殷九思隔着屏风都能看到。
“我、我……”就这么“我”了半天韩峦也没能说上一句完整的话,最后实在憋得不行了,脑子一热便用书生们常见表达倾慕之意的方法——念诗!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从前韩峦对于这种方法那是相当嗤之以鼻,觉得这种事情做出来会显得十分轻浮,不仅容易唐突对方,也不是正经读书人的做派。
可如今他也落入俗套,竟然像自己从前鄙视的那些人一样,念这种包含爱慕之意的词句给心仪的女子。
杜若楠瞧着韩峦那傻样就想笑,但心中也高兴是这样一个心思单纯的男子喜欢上了自己的好闺蜜。
“可以啊,瞧瞧人家多单纯,日后肯定被你管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