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169)

等谢恒回到自己院中,一进房间就看到桌子上放着一个盒子。

他心中一喜,快步走过去打开包装质朴的盒子,里面宝蓝色的绸缎上安安静静摆放着一套文房四宝。笔和砚台还都是墨玉质地。

墨玉是北地特产,但产量极少,以墨玉制作的文房四宝乃是个中极品,深受读书人喜爱,只是着实稀有,且价格昂贵千金难求。

文房四宝上放着一张纸,纸上只有几个字——赠探花郎。

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没有署名,但谢恒就是知道这是宣景送他的,一定是!

谢恒一会摸摸笔一会摸摸砚台,对每一样东西都爱不释手。

从前谢恒对文房四宝也没多少感觉,他乡试结果出来时因为主动放弃设宴,谢长青也送了他一套看起来很不错的文房四宝,但他并未多在意,觉得就是书写工具而已,自己没什么偏好。

然而今天宣景送的这一套却让他打心眼里喜欢到不行。

不光是名贵不名贵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这是将军送给他的!那对于他来说就是最不一般的!

谢恒迫不及待地想要用这套文房四宝写字,便让石竹在边上给他磨墨。

石竹打着哈欠进来,不明白为何这科举都结束了自家公子还要这么晚都在用功,这是已经形成习惯了?

谢恒提笔的时候才想起这新毛笔还需要开锋,可仔细一看才发现是已经开过锋的,定然是宣景料到他拿到这套文房四宝之后会喜欢的不得了,想要当场尝试,这才提前帮他开好了锋。

谢恒沾了墨汁,手臂停顿两秒,便在之上写下了第一个字:宣。

石竹子在边上看着,宣什么?

到第二个“景”字出来,石竹感慨,自家公子跟昭武将军关系真是越来越亲厚了。

谢恒觉得自己的字练习了这么久,能说的上工整,却说不上好看。历史上昭明帝的墨宝那是无价之宝,因为昭明帝本身就写得一手好字,但平日里写得又着实太少,几乎少有真品流传到现世。

谢恒琢么着什么时候就让将军赠送自己一副墨宝,写什么都没关系,当然最好是祝福之语,他一定当做传家宝一样保存起来,不管有没有后代都要想办法流传下去。

第一百零一章 合并宴会

三甲已定,本届科举算是正式结束。

接下来的重头戏便是琼林宴。

琼林宴,即在殿试后,确定了新科进士的名次,皇帝便要赐宴庆贺,宴席设在皇家花园“琼林苑”,因此这场宴会便也被俗称“琼林宴”,又叫“荣恩宴”。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这是何等“大喜”,自然要庆贺一番,这觥筹交错、对酒当歌的琼林宴可不就是最合适的场景。

更有心者,已经将琼林宴当做未来踏入官场的第一步交际。同一批考生自然更加容易培养感情,比起那些已经在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们,同期考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虽有相互攀比,但既是同一批的天子门生,也多少算是有些同窗之谊。

不过在谢恒看来,这琼林宴的意义其实就跟在现代社会中高考结束之后的散伙饭差不多。只不过这是官方操办的“散伙饭”。

在官方的结束之后,往往考生们还会自己筹办宴会,由比较有声望地位的考生牵头。琼林宴上毕竟还有皇帝和一些朝中重臣在,不能太过尽兴,以免在陛下和诸位大人面前失了体统分寸。但自己筹办的宴会便能放浪形骸了。这一场由考生们自己筹办的“散伙饭”结束之后,大家也是真的散伙了,从此各奔前程。正是“日午离筵到夕阳,明朝秦地与吴乡。”

其实当初乡试结束之后官方也有举办散伙饭,是为“鹿鸣宴”。不过“鹿鸣宴”是地方官员举办,参不参加那不是非常重要,只是一般那些没有身份背景的考生都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一来是为交际,二来也是担心如果不去的话会得罪举办宴会的官员,日后要是自己的官职没有对方高,保不齐还会被穿小鞋。

谢恒算不得有背景,按理说是应该去的,但他懒得很,而且当时事情也比较多,没那个功夫到那种场合去应酬。再说他也不认为自己将来的成就会低于那举办宴会的官员。只怕就算那官员当时记了自己一笔,日后再见也不敢提出来,还要恭恭敬敬称他一声“大人”。

当然这琼林宴不一样,不参加不行。

琼林宴可算是国宴水平,新科进士们不但能与皇帝一同饮酒,见一见部分朝中大臣,还能与皇帝和朝臣们一同游园赏景,光说出去那都是光宗耀祖的事。再说要是真不去,被皇帝记上一笔可跟被地方官员记上一笔的情况完全不同,谢恒还不至于那般没脑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