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1441)

一个玉清池就跟现代的小温泉池差不多大,可以同时容纳六七个人,谢恒和宣景就两个人在里面可以说十分宽敞了。

在玉清池又折腾了两回,直接就到快上朝的时辰。

宣景精神倒是好,又把谢恒抱了回去,自己整理好后就先去上朝了,让谢恒再睡一会。

谢恒躺了一会,好在他现在也算体质特殊,恢复得也快,感觉稍微有力气了就起来穿好衣服,戴上扳指。

扳指刚一被戴上,无为就感受到了谢恒身上浓郁的气运,连带着自己的魂魄都觉得十分舒服,这是从宣景那得了多少气运啊!连连咋舌:【你们这是一晚上没休息吧?你头发怎么还有点湿?】

谢恒想着刚刚宣景有用内力帮他烘干头发,也就是发尾还有点湿,马上就到上朝的时辰,谢恒才催促宣景快点过去,这一点点湿不打紧,一会自己就干了,他都已经偷懒不去上朝,可不能再让宣景为了给他烘干头发延误上早朝的时辰。

【我们后半夜一直在玉清池。】

无为:【大半夜你们去泡澡?是想尝试新花样?他把你按水里弄了?窒息普类?】

谢恒:【……在你眼中我们就这么不正常吗?】

无为:【呵。】

谢恒:……没法交流。

转天谢恒便带着赈灾银两前往湘南。

宣景特别从京畿巡防营调了一支精锐队伍护送谢恒。

朝臣们只当是陛下重视赈灾银两,倒没往是为了保护谢恒的安全上想。

从京城出发,一月底才到湘南。

整个路上都处在冬天最冷的时候。

谢恒毕竟是文官,又贵为定国公,一路上自然要坐马车。宣景让人好好布置了谢恒的马车,兽皮、软垫几乎铺满,连马车的帘子都做了加厚。

手炉给谢恒备了好几个,大氅都有三件。

古代到底不比现代,没有那么多便利的取暖条件,今年冬天的大瑾格外寒冷,谢恒又比较畏寒,这一路上哪怕再怎么做尽了防寒措施,终究不会太好过。

谢恒冻了半个月,无为才想起来可以教谢恒用灵力护体驱寒。

掌握了这一方法的谢恒转头就把无为训了一顿并表示要克扣他一个月的玉石。

他挨冻了半个月,扣无为一个月的玉石算轻的。

不过为了避免让人怀疑,谢恒进出时身上依旧罩着一眼看去就觉得无比华贵的黑狐裘。

第七百四十六章 臣想你了

到了湘南。

看到倒塌的房屋,毁掉的农田,谢恒心情沉重。

地震永远是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即便是在现代,面对地震,也没有多行之有效的预防预警办法。每一场大地震都会带来惨重的损失,让许多家庭支离破碎,成为许多人难以回忆的巨大伤痛。

不过谢恒也看得出来荣启已经在积极赈灾,房屋在重建,很多百姓都参与其中。

荣启借鉴了谢恒当初处理蝗灾的一些灾后管理办法,很有效,最大限度地挽救了百姓的生命财产,也让精神受到巨大创伤的灾民逐渐振作起来。

这次受灾的范围较广,湘南六县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其中以隆酒县为最。

隆酒县就是这次地震的中心。

无为观察过,灵力涌动的源头就在隆酒县。

谢恒越发觉得这次地震很有可能跟这灵力涌动有关。

隆酒县的受灾情况最为严重,荣启过来赈灾时自然先着手隆酒县。

如今谢恒看到隆酒县的景象仍然不好,但这已是经过抢救的结果。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隆酒县是受灾六县中人口数量最少的,地方也很偏,而且隆酒县多山林,县城的规模最小。去年上半年隆酒县还是隆酒镇,下半年人数刚刚达到县城规模就报上去了。隆酒镇一直在申报县城做准备,房屋田地的硬件施舍是在前年年初达标,等去年年底人数一够就立刻上报,到今年年初就批了下来。

只是这隆酒县的名字还没挂上一年,竟然就遭遇了地震。

刚刚发展起来的县城在各项功能上比不了已经体系成熟的县城,这次的地震又是这般措手不及,才会让隆酒县损失惨重。整体一下子就又倒退回了从前的乡镇规模,可能还及不上。

荣启将救灾办公地点就设在隆酒县。

除了朝廷救援之外,还要组织自救互救,提高救援效率。组织当地民众力量,同时也是安抚民心。有朝廷的人在这,就是受灾的百姓最坚强的“主心骨”。

谢恒到了之后,并没有着急去寻找灵气涌动的源头,地震已经结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灾后的一系列工作,他向荣启建议,将灾后重建小组再次细化,根据工作内容划分成几个小组,政策宣传、施工安全、民情维稳、日常联络、政策执行等等。每个小组还都设置了正副组长,以进一步保证各个环节具体工作的落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