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1379)

谢恒听宣景提过,这些年谢斌在朝中官途顺遂,如今已是二品大员。那唯一能让谢斌挂心到早生华发的,就只有他这个弟弟!

谢斌拉着谢恒的手进去,边笑边说晚膳让厨房准备了谢恒爱吃的冰糖酱肘子。

谢恒四下打量,整个谢府与他记忆中的没有太大变化,所有的整修痕迹还是当年他尚住在谢家并且没有权倾朝野时修葺过的。作为一个六七品官的府宅完全足够,但对于一个二品大员来说又岂是“寒酸”两个字能形容的。

作为朝廷重臣,谢斌的俸禄并不少,有足够的钱将谢府翻新扩建,甚至是重新买一座更衬得上他身份的宅院。

但谢斌没这么做,不仅如此,他的生活甚至称得上清苦,吃穿用度还不如从前没做官仅仅是一个翰林编撰家的公子时好。

他最好的一身衣裳就是他的官服,逢年过节人情往来都是他花销最大的时候,却也只是保持在底线水平。以至于好多人都在背后说谢斌官做得越大人却越抠。

可就是这样,他也没攒下银钱,他所有的钱都用来寻找弟弟上,托人天南海北地打探消息,出现一个稍微像弟弟的人就要亲自去确认,一笔一笔都是花销。

第七百一十三章 定国公

这些都是宣景告诉谢恒的。

之前宣景还会偶尔接济谢斌,以交办的差事办得好为由赏赐些金银,但谢斌得了赏赐转头就又拿去找人。

谢恒心里难受,鼻子酸酸的。

当初他离开的突然,连对宣景都来不及做周全的交代安排,就更没想起要跟谢斌交代。

浓浓的愧疚袭上心头,谢恒吸了吸鼻子,下定决心一定得好好补偿谢斌。

谢斌带谢恒回到从前谢恒住着的小院。

石竹和宁六一直站在院子门口等着,瞧见谢恒后,石竹扑通一声就跪在地上,抱着谢恒的腿大哭:“公子!你终于回来了公子!”

谢恒想把石竹提起来,但石竹就是不撒手,谢恒看了一眼宁六,宁六立刻会意,提着石竹的领子就把人拉起来。

被拉起来的石竹呜呜哭着,曾经跟随谢恒多年已经成熟许多的石竹瞬间就好像被打回了原形,再也看不到半点稳重模样。

谢恒又是熨帖又是无奈,瞧着石竹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模样还觉得有点好笑。

“好了好了,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还能哭鼻子,丢不丢人!枉公子我调教了你那么久!”

很好,这一句话瞬间止住了石竹的哭声。

不哭了脑子也清醒了,石竹就想到刚刚自己抱着少爷的腿哭闹的场景,着实很想找个地缝去下面探索探索。

宁六也很高兴谢恒回来,不过到底是宣景培养出来的兵,心里再高兴也不会做出忘形的举动,依旧很端得住,甚至还拿出一张汗巾给石竹擦鼻子。

石竹也不管那汗巾料子好不好值不值钱,拿到手里就直接用来摁鼻涕。

摁完鼻涕石竹才能开始好好说话。

“公子!这些年你究竟去哪了?你要走为什么不带着我和宁六一起走?”

很好,谢恒记得以前石竹还总跟宁六“争风吃醋”来着,现在已经能在话里把宁六捎带上了。

谢恒摸摸石竹的脑袋:“我有我要做的事,现在我不回来了么!”

石竹抹了把眼泪,激动的心情一时还是难以平复。

谢斌拍了拍谢恒,“走,进去。”

当年谢恒已经在外面置办了宅院,后面就很少回来谢府这边,主要是懒得瞧见谢长青那副道貌岸然的嘴脸,若不是因为谢斌,他肯定都不会再有踏进谢家大门。

这处谢恒曾经住过一段时间的小院干净整洁,看得出有人常常打理。

按理说触景生情,但谢恒想到的却不是跟谢家的瓜葛,而是从前住在这里时每每宣景过来找他都要翻墙。墙头那一块都被擦得干净了不少。那时候谢恒出于谨慎还总要往墙头上抹点土,以至于宣景衣摆上的灰尘基本上都是他贡献的。

谢恒跟谢斌在小院里喝茶聊天,谢斌给谢恒讲了很多这三年京中发生得大事小情。

谢恒一直没有提及自己当初为何失踪,失踪这三年又在什么地方。他不提,谢斌就没有主动问。谢斌知道谢恒不想说,那就不说,反正人回来了就比什么都重要。

两人没聊多久,圣旨就到了。

内容言简意赅,说谢恒三年来代陛下暗访境外九州,劳苦功高,特封为定国公。

旨意一出,不出一个时辰,整个京城就都知道了。

难怪谢恒三年没有消息,原来是去境外暗访了。

自当年拿下大夏和蛮国之后,大瑾国土实现空前扩张,境外周边的一些从前与大瑾没有任何来往也不曾接触大夏和蛮国的部落族群也都对大瑾恭敬有加,岁岁上贡。如今大瑾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