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瑾瑜并不知道自己一场训走,在村子里掀起了何等波澜,训走结束后,徐瑾瑜口中说着放松,但还是没有停下来歇息。
用过了早饭后,徐瑾瑜又开始伏案练字。
此前三个月的练字,让徐瑾瑜的字也只不过是可以勉强见人的程度,若是他日遇到一位好字的主考官可就要吃亏了。
是以他不能懈怠。
练了一上午的字,等徐瑾瑜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徐母将赵庆阳前日送来的订单交给徐瑾瑜:
“大郎,这是前个庆阳来摘葡萄的时候送来的单子,你如今读书辛苦,要不这单子咱就暂且不做吧?”
徐母如是说着,可徐瑾瑜却摇了摇头:
“娘,我问过了,若是咱们要盖青砖瓦房,不说家具就得七十两。”
京郊,别看有个郊,可这工价,用料也大着呢!
“若要在置办一套好一些的家具,那最起码需要纹银百两。且,京里那些女娘打一出生就有爹娘攒嫁妆,这些年为着我的身体,长姐什么嫁妆都没有。”
徐瑾瑜如是说着,随后直接一锤定音道:
“是以,这竹香囊还得卖。不过,我如今确实力有不逮……”
“那可如何是好?你奶和我要刺绣,不能轻易弄竹编。”
徐母也有些发愁,徐瑾瑜笑了笑道:
“我欲教给长姐。”
徐瑾瑜在家里留了三日,就教了大妮三日,他一早就发现家里女子们各有不同。
徐母看着粗枝大叶,可是在刺绣上颇有天赋,而大妮继承了徐母的绘画天赋,却绣技平平。
可,竹编就不同了,只要打样好,能耐的下性子学,迟早可以出师。
再加上徐瑾瑜特意让人打的分丝器,大妮只需要带竹子回家练手就是了。
三日时间,徐瑾瑜做完了订单里的十只竹香囊,净赚一百两!
而大妮在这个过程也受益匪浅,该说不说,大妮似乎在竹编上是有些天赋存在的。
她明明没有徐瑾瑜的过目不忘,却也很少漏丝,一个初学者的处女作却也是平整无比,虽然只是简单的竹报平安,可徐瑾瑜却乐滋滋的将之配在了自己的腰间。
眼看着家里一切都好,长姐对于竹香囊也颇有感悟,徐瑾瑜终于放心的回到了书院。
与此同时,书院里的先生们仍在热火朝天的批阅着月试的考卷。
“碧虚这题出的实在是促狭,吾阅卷百数,尚无一人答对。”
林浓熙看着那行“丰其蔀,日中见斗。”,向来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哭笑不得。
为了出题者不会潜意识透题,这次经解,诗赋,史论三门考题都非本门先生出题。
不过东辰书院的先生们个个都才华横溢,只是交换出题并不算什么。
而云萧听了这话,却不赞同道:
“耀兄还说我呢,怎么不看看子渊给我的诗赋出的什么题,‘农桑’?呵,这些学子有多少在田中劳作过?也不过是些无病呻吟之作罢了!”
林浓熙听了这话,抿了抿唇,只觉得三人之中,还是自己太过老实!
洛书越对于云萧的谴责并不放在心上,这会儿飞快的整理着试卷,等到最后要张榜提名的时候,洛书越兴致勃勃:
“让我看看,何人是我丙级头名?”
第32章
洛书越说着, 便将整理好的三科头名的考卷放在一起,揭开糊名。
与此同时,林浓熙与云萧也一左一右的站在洛书越的身后, 云萧笑吟吟道:
“耀兄,我等不妨赌一赌,此番何人为头名?”
林浓熙老神在在的看了云萧一眼,低语:
“总会应该是落在一号斋。”
“哦?我本来也欲押一号斋,没想到竟与耀兄重了!”
云萧一幅可惜的模样:
“本来还想要赢下耀兄手中那本《兰花集》,没想到,罢了罢了。”
林浓熙瞥了云萧一眼:
“若想要, 直言就是。”
“当真?多谢耀兄割爱!”
云萧欣喜万分, 而洛书越一边小心翼翼的拆除糊名, 一边道:
“你二人倒是笃定一号斋能出头名, 可往年不也有那后起之秀,从二三号斋奋起直追的学子?”
林浓熙听了这话, 却摇了摇头:
“子渊有所不知, 这一回那一号斋可非比寻常。吾听陈主记说,一号斋学子的舍馆中对于灯油的耗费乃是三斋中最多的。
尤其是月试前十日开始, 其余二斋合力也不能及, 如此刻苦, 一号斋居首乃是常理。”
洛书越有些诧异:
“竟是如此?看来还是吾等布置的课业不够多了。”
林浓熙/云萧:“……”
说话间,那糊名已经被破了开来,洛书越一个个看过去, 直接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