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两人摇头:“没瞧见。”
庄书怡颔首,过了一会儿道:“瞧你们都没歇好,等下你们换着歇会吧,我也不是一直要人伺候的。”
春雪和青竹见主子这个时候还关心她们没歇好,一时心里都有些感动。
庄书怡进宫一年,之前听说过不少次皇上处置了哪个妃嫔,但一直不太有实感,感觉离自己很远。她近来几次与皇上接触,皇上也算和气,如今与自己一个院的美人被处置了,她才对皇上的暴君传闻有了些实感。
午后,淑妃娘娘来了揽月轩。
淑妃见庄书怡神色如常,似乎没有受冯美人的事影响,一开始便也没提,只顾跟着庄书怡学面塑。
两人各做了一朵牡丹花,淑妃觉得手累了,便叫宫女上了她自带的茶点来吃。
见庄书怡点心似乎吃得比往日少了,淑妃才道:“慧慧怕了?”
庄书怡先是摇头,后又点头。
淑妃笑道:“你这又点头又摇头的,到底是怕还是不怕?你瞧见了吗?”
“没瞧见,春雪她们说昨夜动静不小,我都没听见呢。”庄书怡道。
淑妃道:“怕是最没用的,怕不但什么都改变不了,还会因着胆怯而出错,所以不能怕。”
庄书怡思索片刻道:“姐姐说得是。小时候,爹娘带我去山里采蘑菇,路过一座独木桥,大哥说不要怕直接走不要紧,结果我胆小,哆哆嗦嗦,走三步停一下,到底掉下去了。还好水不深,我自己爬上岸,掉下去一次之后觉得没什么怕的,再过桥的时候,便不怕了,很顺利地过了河。之后再过那种桥,便一次也没有掉过。”
“正是这个理。”淑妃笑道,“慧慧当得起一个‘慧’字。”
庄书怡被夸得有点难为情,拿起一块点心吃起来。
淑妃一直在揽月轩留到晚膳前才离开。
冯美人的事在后宫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来,议论几日后便没人再提了。揽月轩正院少了冯美人,显得冷清许多。
冯美人之事过去半个月,皇上突然病了。这可是天大的事,就连庄书怡都不免有些担心。但她想着皇上总是吃得那样少,早晚得生病。
妃嫔们有不少禀了皇后说要探望皇上,但都未得到准许。
三日后,皇后身边的明月来到揽月轩,宣了皇后娘娘的懿旨,叫庄书怡去皇上身边侍疾。
第11章
◎“嗯,被慧慧吃过后,粥更美味了。”◎
庄书怡来到安泰殿,太后和皇后都在,太后坐在龙床边,皇后在她身边站着,她忙给两位娘娘行礼。
太后看着庄书怡道:“庄美人,皇上就交给你了,若是皇上好转大功一件,哀家升你位份。皇上若是不好,你也别想好了。”
庄书怡心下一惊,吓得不敢动弹,也不敢应声,怎么这么大一副担子突然放在自己肩上?
“没听到哀家的话?”太后的声音越发冷了几分。
“臣妾,臣妾谨遵太后懿旨。”庄书怡只有应下。
“平身吧,过来伺候。”太后道。
庄书怡挪着小步到床边,一见床上的皇上,庄书怡便觉得他比上次更瘦了,脸色也难看得很,原本是极英俊的人,这会儿只叫庄书怡觉得他是个病人。他双目紧闭,不知是睡着了,还是昏迷。
“皇上这是怎么了?”庄书怡小声问,要侍疾,也得知道皇上到底得了什么病。
皇后道:“皇上进食困难。”
庄书怡闻言,轻轻啊了一声,又看向床上的萧承熠,果然是因为不吃饭引发的。
“臣妾,臣妾该怎么做呢?”庄书怡小声问道。
皇后道:“太医说能叫皇上吃下饭便好了。”
“皇上多久没进食了,可曾吃药?”庄书怡问道。
皇后面露难色,似乎是不知道,只看高良。
高良道:“皇上已经三日水米未进。”
庄书怡又扭头看了一眼萧承熠,难怪是这副面孔。
此时,进来一个老太监,来到太后跟前,与太后耳语。
庄书怡偷瞄了一眼太后,太后双眉一蹙,嘴角一紧,似乎是动怒了,她忙收回视线。
“哀家还有事,这儿就交给你们了。”太后站起身道。
皇后和庄书怡忙屈膝应下。太后临走前又看了庄书怡一眼,正好与她目光相对,庄书怡觉得今日的太后和她先前见到的,好似换了一个人。
太后离开后,整个寝殿的人竟少了一半。庄书怡感觉皇后和自己一样都松了口气。
皇后拉着庄书怡坐到床边道:“庄美人,皇上这病已经有些时候了,也就是你伺候的几次皇上用得多些,这是你立功的好时候。”
“臣妾尽力。”庄书怡道,如今她想的可不是立功,而是保命,这个时候,若是皇上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也别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