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马云看了眼权妃:“皇上命奴才留守,保不住营地,好歹也要保住娘娘!”
“这话是皇上亲口说的吗?”若微顾不得许多,一口气说道:“请马大人与锦衣卫的大人们立即冲出重围,不要管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与皇上的大军汇合,将瓦剌偷袭一事告之,让皇上早做打算。皇上与大军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马云看着面前这个娇小的女孩子,无比坚定的神情在她脸上像一束动人的光芒,让人难以移目,这真的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吗?
如果把今天的事情讲给外人听,有谁会相信,堂堂锦衣卫指挥使,掌握五千户皇家卫队,曾经跟着朱棣出生入死的亲信马云,会在危难之际,听一个小孩子指点迷津?
厮杀声阵阵,火光冲天,空气里迷漫着血腥的味道。黑漆漆的天色,看不到黎明的光亮,马云只觉得压抑的让他喘不过气来,何其艰难的抉择?
考虑再三,他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从锦衣卫中挑选了精壮的五十个人:“你们护着娘娘往西边走!”
又选了另外五十人:“你们往南,只管拼命地冲,声势越大越好。”
然后留下又十个人:“你们跟着我,一会儿往北!”
最后把目光投向若微,却有些难以启齿。
若微没等他开口:“剩下一百人带着我往东,对吗?”
西边是瓦剌的地盘,所以往西冲,是敌军防守较弱的方位,也是最安全的。而往东看似已是明军掌握的地盘,但也是目前把守最牢的,同时往东跑的人,带的兵士最多,容易被敌人认为这才是正主儿。
往南是干扰和毁粮,往北是给朱棣送信。
所以这四个方向,看似是胡乱地四散逃窜,实则既含了声东击西扰敌的计策,又是多管其下,以策万全。
若微冲着马云深深一个万福之礼:“见到长孙殿下,请把这个给他!
若微从自己耳垂下取下一只珍珠耳坠子,看来这坠子注定是不能成双了。
马云的眸子中腾起一簇火光,是钦佩,还是不舍,他自己也说不清:“危难之际,请姑娘见谅!”
若微摇了摇头,眼中浮起一丝水雾,她再聪明,再可以看透世事,不过还是个孩子,带着悲戚之色说道:“大人不必如此,若微都明白。还有一事提醒大人,那些粮草,如果不能保存,不如毁之!”
马云点了点头。
一声令下,队伍向四个方向开始冲击。
若微被一个锦衣卫以腰带系在身前,她紧紧趴在马背上,听着自己头顶上方传来的兵刃相抵的声响。他挥舞着宝刀与对方的弯刀拼来抵去,一时之间火星四溅、刀光剑影。
她抖的要命,浑身上下不可抑制地颤抖,连马儿都能感觉的到,她很想说,把我放下吧,可是她又觉得牙齿在一起“呯呯”作响,舌头打结,喉咙也像堵住了一般,根本不听使唤。原来什么想法、信念都是假的,在面对危险,随时可能死亡的时候,她是这样的胆小,又是这样的贪生。
一次又一次带着温度与血腥的液体溅到她的脸上,发间,脖颈之处,她真的希望此时自己能够吓的昏死过去。可是偏偏天不从人愿,她比任何时候都清醒。
瞻基,你会平安吧?
你一定会平安的。
第二十九章 狼袭
耳边是呼呼的风声,杀声震天,火光冲天。若微紧紧伏在马背上,只希望自己可以晕死过去,不省人事,可是事实上,她还是醒着,清清楚楚地知道面前发生的一切。
人喊马嘶的声音,双方骑兵用马槊、长枪、长刀狠狠的砍杀在一起,敌军骑兵数量众多,黑压压的一群又一群地涌上前来。只是由于骑兵众多,包围圈过长,其间难免留有缝隙。突围的明军人数虽少,却组成一支锥形的阵式,狠狠的扎入敌军缝隙当中。显得游刃有余,靠近这个锥形四周的敌军纷纷受创而跌下马来。
然而,毕竟是寡不敌众,敌军虽然倒下的不少,可是不出所料,这边吸引了大部分敌军的注意力,冲上来的敌军越来越多。包围圈一层包着一层,看不到尽头。
与她共乘一骑的锦衣卫,一手拉马,一手执刀。与不断涌上来的蒙古骑兵的弯刀拼杀在一起,那金属的碰撞声,在这样的夜色里,更是让人心惊胆颤。
一股一股的带着浓腥的液体溅到她的身上,那是血,是热的,不知是身后明军的,还是对面敌人的。
突然,对面马上的人一声惨叫,紧接着一个什么东西,飞到若微的脖子里,她下意识地伸手一摸,拿在眼前一看,借着微弱的月光,天呢,竟然是半只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