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390)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哦?皇贵妃有心了。”朱瞻基淡然一笑,点了点头,“既如此就端上来吧!”

“是!”王谨立即走到殿外,很快就有小太监们端着精致的青花瓷碗入内,并依位次顺序放在诸位大臣座椅旁的茶几上,唯独王谨端着一杯造型精巧的黄底彩绘描金的高脚瓷盅呈到御前,他轻轻地将瓷盅放在龙案上,又悄悄看了一眼朱瞻基。

朱瞻基见他神色间似乎有些古怪,于是掀开盖碗原本刚要拿汤匙搅动饮品,无意间地一瞥竟发现在盖碗内侧写着两行小字:“后发置人不如速战速决!”

如此漂亮的瘦金体在这六宫之中自然不作第二人想,自然是她,朱瞻基唇边的笑容渐渐散了开来,心情也轻松起来。

什么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后发置人”?是的,朱瞻基一直就是想后发置人,汉王也好,朝堂上暗存的异己也罢,他都是从容面对极尽恩宠,一味的宽容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放纵,就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按捺不住跳出来,这样再一举歼之,名正言顺。

只是,如今汉王的谋反只是来自于臣子的密报,他毕竟没有大张旗鼓的举兵压境,这倒让朱瞻基有些犹豫不决了。

而此时此刻,若微的提醒来的实在是太及时了。正该如此,年轻天子初登大宝,朝堂之上虽有一干老臣忠心拥护,却也有不少静观其势并在暗中异动的骑墙之辈。如今正可借此事立威,令朝堂上下一心。

朱瞻基心思初定,面上越发和悦起来,众臣不知天子的情绪为何突然转变,虽然心中犯疑却又都不明究竟。

“乐安御使李浚殿外候见!”殿外响起金英清亮的唱奏之声。

“宣!”朱瞻基正色说道。

李浚步入殿内,所有人一望之后全都讶然了。

是的,李浚没有穿朝服也没有戴官帽,只穿了一袭白色的长袍,头发略微有些零乱竟然只以木簪相绾,这样的他在乾清宫东暖阁满室的红与黄两种浓重而华丽的色彩衬托下是那样的突兀。

李浚年过三旬,容貌说不上有多出色,只能用清秀二字概之。如今面色发白眼窝深陷,两目如千年寒冰冷得瘮人。

他进入殿内跪在当场:“下臣乐安御使李浚叩见皇上!”

朱瞻基微微有些愣住了,他从来不曾真正在意过臣子们对他的叩拜与赞颂,然而当李浚第一次面见天子时竟然没有按照礼仪三呼万岁这倒是奇了,他刚想叫李浚平身,殿内侍立的太监王谨立即走到李浚身边提醒:“李大人,这礼似乎行的不规矩!”

李浚未作答复,只是未等天子开口就抬起头对上朱瞻基的目光。

“大胆李浚!”吏部尚书骞义立即出言相斥,“虽然是地方小吏少有机会仰见天颜,但这礼仪却不能荒疏,若是忘了,老臣愿亲自示范!”

说着骞义便起身跪在殿中:“臣骞义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瞻基不动声色倒要看看李浚如何应对。

只见李浚面不改色冷静异常:“吾皇若是圣明,自然知道这‘万岁’不是喊来的。”

“你说什么?”

“也太狂妄了!”

“怎的如此猖狂?难不成是汉王派来羞辱皇上的吗?”

李浚的言语激起众臣纷纷强烈反弹,朱瞻基淡淡一笑挥了挥手,示意众人稍安,又命王谨将骞义扶起重新让到座上。

“赐坐!”朱瞻基命人抬了一把楠木圈椅放在殿中,李浚竟然毫不客气地坐了上去。

“李卿话中意思像是认为朕有不明之举?”朱瞻基面上不怒不嗔,众臣看了更是暗暗纳闷。

“小臣在奏折中已然把乐安城中的局势向圣上讲明,汉王在乐安城中不仅是私制兵器,还强拉辖郡内的民夫壮丁入伍,又砸开州县监狱放出里面关押的死囚犯和附近州县的无赖地痞集结在一处日夜习武练兵;不仅如此,他又下令将乐安周围诸县的官民畜马全部抢来,并把百姓们刚刚收成的夏粮全部抢劫一空,谋反之心已大白于天下。乐安百姓生不如死,小臣弃家人于不顾乔装出逃,日夜奔袭入京就是为了请皇上早下决断出兵平乱。可皇上为何还要犹豫,为何还要召臣来当面询问,如此贻误战机,又会连累多少无辜百姓?”李浚看似沉木纳寡言然而此番话却是滔滔不绝气势如虹。

“李御使稍安,皇上仁德,出兵乃国之大事,皇上自然要权衡利弊全盘考量之后才能定夺。”内阁大学士杨士奇出言安抚。

李浚苦笑道:“皇上仁德,是对汉王之仁德还是对乐安百姓之仁德?”

此语暗含大不敬之意,众臣皆面上变色,朱瞻基倒不以为然:“朕虽然相信卿所言不虚,然而借你刚刚所言,朕也必先扪心自问,战,是对乐安百姓之仁德还是对天下百姓之仁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