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宾脸色异常苍白,宛如坚玉,神情中居然透着一股清冷高傲,他不发一语,只是重重地跪在地上,呯的一声,以头触地,久久没有抬起。
半晌之后,朱棣才开口说道:“三月为限,将那村妇缉捕归案,否则,这脑袋就换个地方吧!”
“谢万岁!”方宾依旧伏在地上,只应了这样一句。
“退朝!”甩下这句话,朱棣起身离去。
“恭送万岁,万岁,万万岁!”又是繁复的三拜九叩之礼后,满朝文武才渐渐离去。
朱瞻基没有向往常一样跟在太子朱高炽的身后率先离开,而是走到殿中,亲自伸手将方宾扶了起来。
方宾原本就不擅言谈,此时更加沉默寡言,满心激荡与感慨也只化为对着朱瞻基深深一揖,便悄然离去。
大殿外,耀眼的骄阳中,朱瞻基匆匆追上大学士杨荣,轻唤道:“杨学士,瞻基有事相问!”
杨荣止步回眸,在红墙绿瓦的映衬下,朱瞻基突然发现文人出身的杨荣,斯文儒雅中居然透着一股英武之气,虽然沉静内敛如同晓月清风,但此时沐浴在朝阳中却像一把藏于鞘内的宝剑,无端地有些凌厉。
这样的感觉只是转瞬即释,当朱瞻基走到杨荣跟前的时候,杨荣笑容如春,依旧是儒雅可亲,他拱手相问:“殿下可是为了益州之事?”
朱瞻基点了点头,不由笑道:“杨学士真乃奇人,瞻基还未开口,先生就已然知晓了!”
杨荣抚须而笑,笑容中透着些许的苦涩与无奈,目光对上了朱瞻基那年轻的面庞:“此事,殿下还是不要过问的好!”
“哦?”朱瞻基初闻,以为自己听错了,然而当他从杨荣的目光中得到确认,他才更加恍惚了。
而杨荣冲他揖手行礼:“殿下,下官先行一步!”说完,便转身离去了。
朱瞻基拧眉而视,心情难以平静。
第五十六章 烦忧迭来扰
太子宫花园内,朱瞻墡对着一池春水呆呆地想着心事。以至于太子妃张妍缓缓走到他身旁,他都浑然不知。
“墡儿在想什么?”太子妃轻声问道。
“母妃!”朱瞻墡这才惊觉,立即回转过头行礼请安。
太子妃轻轻摆手,身后的宫女太监悄悄退下。
宁静地湖边,只留下母子二人面面相对。
“墡儿,前几日嘉兴的及笈礼上,满朝文武的千金、京城中的名门淑媛中,你看中了哪个?母妃自会替你作主!”太子妃张妍看着面前的小儿子,在她自己亲生的三子一女中,她最倚重瞻基,那是因为他是长子,是皇太孙,是朱棣钦定的继承人。然而也正因为如此,瞻基从生下来,几乎就是在婆婆徐皇后与朱棣的呵护下长大的,直到十岁以后,徐皇后崩驾,才重新回到自己身畔。朱瞻基少年老成,行事守礼有度,对待自己却是恭敬有余而亲近不足。而二子朱瞻墉性子憨实耿直,最受宠,可亦不是她内心中最最疼惜与欣赏的。只有面前这个瞻墡,才最得她的心。
清雅之极的英俊,秀美异常的风姿,谦和内敛又温文而雅,皎皎青竹如雪似兰一般,那感觉居然有三分像他。
张妍有些恍惚了,她笑了笑,伸手轻轻抚了抚他的发丝。
瞻墡面色微红,仿佛有些窘意:“母妃,墡儿不愿出宫建府,墡儿只愿在宫里陪着母妃。”
张妍脸上笑意更浓,她静静地注视着瞻墡,不由轻轻拍了拍他的脸,随后叹息一声:“痴儿说的什么痴语?”
其实儿子的痴语无端唤起她内心深处的阵阵涟漪。
落缨深处,他悄然而立,洁白的衣袍上有点点飘落的花瓣。微风拂面带起发丝轻扬,立于树下对着自己凝眸而视。
那笑容是如此淡定而超脱,而自己呢,一个养在深闺略有些任性的青涩女儿,满面娇羞地对他说:“我只愿和你在一起。”
他笑了。
笑的如珠似玉,让人难以移目。
可是她却不知那笑容中竟隐含着拒绝与无奈。
罢了,好端端的想他做什么?太子妃张妍定了定神,注视着儿子,话锋一转,又开口说道:“此次圣上隆恩,特意让你借嘉兴的宴席在大臣之女中择妃,这是何等的恩典与破例。这样的自主,就是你皇兄、你父王都不曾有过的。你还不趁此机会,择一良人,早结秦晋之好,也好了却母妃一桩心事。”
“母妃!”瞻墡眼神儿微黯:“一定要选吗?”
张妍收敛了笑容,定定地看着朱瞻墡,面上闪过一丝忧郁:“怎么?那么多的名门淑媛,难道你一个也没有看上?”
远远的大步走过来的正是二皇孙朱瞻墉,他微微有些气喘,一边走口里一边喊道:“母妃,母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