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番外(2)

作者:莲静竹衣(出版书)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惶恐之余,输得一塌糊涂。

“孙愚。”姚广孝盯着孙敬之,突然郑重地唤起他的名字:“你可认输?”

孙敬之心神不宁,只得说道:“伯父与家父一向交好,应晓家父的秉性,孙家世代居于孔孟之乡,历来淡泊处世,实不喜官场沉浮,就连小侄这永城主簿之职,也不过是因为同窗盛情相邀,才勉强为之,如今正是丁忧之期,才得以告假返乡,而小女……”说到此处,孙敬之面上一黯,连连淌下几滴急泪,“吾膝下只此一女,难免娇宠,礼仪德行并不出众,怎可配及龙孙?更何况,小女顽劣至极,前几日游湖失足落水,被救上来后,一直昏迷不醒,如今,命将不保,何顾其他?”

姚广孝危然端坐,闭目不语,仿佛老僧入定一样,而袍袖下面却是掐指一算,忽然眉头一展,微微抬眼说道:“也罢,此次我不带她走便是。”

孙敬之刚刚面露喜色,只听姚广孝又道:“不过,此女虽然出降孙家,但终究是要凤栖宫苑的。你且回去,不出半日,她自会醒来,只是对于此女,你也不必苛责管教,尽可任其自然处之,他日待到该走的时候,你也不要相阻,这一切皆是命数!”

一番话说完,姚广孝便不再开口。

孙敬之起身之后,对着姚广孝静拜一番,这才告辞离去。

城内,一座静肃的青砖小院里,微雨落花,藤萝架下,一个青衣少年对着那空空的秋千,满脸伤心,低头自责。“孙少爷,少奶奶请您进去呢。”

一个梳着双螺髻,身穿紫花粗布衣裙的小丫环站在不远处轻声低唤,那青衣少年抬眼望去:“紫烟,妹妹醒过来没有?”

名唤紫烟的小丫头悄悄抬起头,还未开口,那眼中积蓄的泪水已然说明一切,青衣少年叹息一声,终于走进屋内。

孙家书香世家,虽然官职低微,人口简单,但是因为乐善好施,家世清白,所以在小小的邹平也算得声望之家。

轻纱幔帐内,可以隐约看到静静躺在床榻上的那个小小的她,虽然紧紧闭着的一双眼睛,再也看不到平日的美目流盼、桃腮带笑。但是娇嫩的肌肤、悠闲的神态、气若幽兰,说不清的轻灵之气,道不尽的娇俏可人。

而守在床榻一角的默默垂泪的正是她的母亲,孙家的少奶奶,孙敬之的夫人——董素素。

“母亲,妺妹还没有醒来?”小小少年面露忧色,焦急不已。

素素摇了摇头,面色忧虑。

董素素多才多艺,棋、诗、书、画、弓、歌、舞、琴、箫、绣,无不工绝,更师从其父,习得一身医术,有“十能”才女之称。其灵慧之气,独赋当时,更在靖难之役中与燕王朱棣结缘,原本是得伴天子的贵人,却不喜珠楼玉宇的禁宫生活,于是隐遁乡野,以诗为媒,自选郎君。

董素素与孙敬之婚后琴瑟和鸣,育有一子一女,长子继宗,次女若微。若微慧心姝颜,最得宠爱。女儿名唤若微,是以浮若微尘之意,取自“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只因夫妻二人素来喜欢王维的诗,也喜欢其淡泊的生活意境,故以若微为名,希望女儿一生恬静淡然。孰料,世事常与心愿相违,就在这一年,若微的人生,以及整个孙家的平静,都逢逆转。

注:

孙敬之,初名孙愚,字主敬,后得宣宗赐名孙忠。系宣宗孝恭章皇后孙氏之父,明朝外戚。

袁珙,朝朝著名相术奇人。

姚广孝,明朝著名的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明成祖朱棣的谋臣,著名的黑衣宰相,曾参与编撰《永乐大典》,主持重修《明太祖实录》。

孙继宗,明宣宗孝恭章皇后之兄,天顺元年参与夺门之变助英宗复位,功进侯爵。

第二章 前尘

子夜时分,孙敬之与董素素方得独处。

素素梨花带雨、满脸悲色:“若微醒了,却伤了脑子,以往许多人和事,竟然都不记得了!”

孙敬之听闻一怔,立即将妻子揽到怀中:“记忆这东西,也未必全是好事,忘就忘了吧,以若微的聪慧,假以时日,那些才艺学识终究还会捡起来的。”

素素:“夫君所言极是。许是以往我待她太过严苛,所以她才会想要忘记,以后凡事由她,我也不再逼她学这个、背那个了。”

孙敬之淡然一笑:“以往,她总是天不怕地不怕,不知世事险恶无常,这次湖边嬉闹,险些失足丧命,希望由此长长记性,收心敛性,以免日后惹祸上身。”

素素听出孙敬之话里有话,抬眼注视着孙敬之:“惹祸上身?难道——”

孙敬之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此时他还不想让妻子知道姚广孝对女儿的心思,所以赶紧掩饰:“夫人多虑了,什么事都没有,我们避世在此,以往种种都与我们无关,我只是觉得女孩子家家的,还是乖顺些好,若微从前胆子太大,经此一劫,若能柔和谨慎些,咱们也好省心。”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