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时候就跟她说,孩子,就一次失误,没关系的。”
“结果,唉——”说着,陶亦鸿重重叹了口气,以手掩面地摇了摇头,“没用。”
“那后来……没去看一下心理医生吗?”问这句话的时候,枕风眠感觉像是有刀子在割喉咙一样,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疼。
“去了,没什么用。”陶亦鸿如实道。
“那她后来是怎么恢复的?”枕风眠不解地问。
“因为一场雪。”
“雪?”
“嗯,说来也挺神奇的,那年冬天,从来不下雪的南栖市,忽然下了一场雪,她就是在那个时候,看着窗外,忽然开口说了一句话。”
“说了什么?”
闻言,陶亦鸿沉默了片刻。
他在这片沉默里,恍然忆起当时那个站在窗边的单薄身影,以及那双看着大雪的湿润眼睛。
“如果冬夜寒冷,我还能相信,瑞雪兆丰年么?”
作者有话说:
如果冬夜寒冷,请相信,瑞雪兆丰年。——枕风眠
来晚了,朝朝给大家发红包!!!
第25章 25 、海棠未眠
“如果冬夜寒冷, 我还能相信,瑞雪兆丰年吗?”
不想在晚辈面前太失态,所以陶亦鸿在复述这句话时尽力控制着情绪。
却不曾想, 五感相通, 他甫一开口,哽咽的喉咙便牵动纷繁复杂的心疼,让他莫名, 眼眶一热。
可因这句话眼热的,何止陶亦鸿。
还有当时和她隔着千山万水的他。
这话入耳的那一刹,枕风眠感觉自己被抛进了寒冷地窖。
可明明,今年的南栖没有再落雪。
可明明, 今天是个大晴天,室外温度也并不低。
但枕风眠就是看到, 窗外有雪再落。
落在他姗姗来迟的这个冬天。
纷扬而落的雪,瞬间模糊了他原本清晰的视线, 将他绑回那个有着他们共同回忆的冬天。
直至今日,陶亦鸿都以为她当初之所以说出这句话, 是因为那场罕见的大雪, 催生出了她心里的某种冲动。
所以她才会问出这样一句话, 话里,有挣扎困惑的自我斡旋,有不屈不挠的自我鼓励, 更有一切都会变好的自我说服。
偌大世界, 恐怕只有枕风眠知道,这句话是出自哪里。
那是她参加艺考的那年, 那年, 京溪市下了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雪, 她孤身一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踩着湿泞的路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追梦,却不曾想,一切都不顺利。
路途的艰辛与波折尚且不表,雪上加霜的是,她那天,感冒了。
她要参加的可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初试,感冒对那时的她来说,无异于五雷轰顶。
那时,枕风眠正在读军校,管理很是严格,严禁私自外出。
但他还是出来了,哪怕要背处分,还是不顾一切地出来了。
后来的无数个岁月里,他无数次庆幸自己的这个决定。
他想,幸好他来了,才挽留住了想要放弃的她。
考试前一晚,陶醉压力大到崩溃,听到自己带着鼻音的嗓,把自己否定了个遍。
那种否定,由点及线,再由线及面。
那时的她,对自己只有质疑,再无肯定。
当时,枕风眠把哭到颤抖的小姑娘拥入怀里,跟她说:
如果冬夜寒冷,
请相信——
瑞雪兆丰年。
他用这句话告诉她,人活在世,拥有质疑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更重要的是,你一定要相信一些东西。
你要相信你真的能逆风翻盘,你要相信你真的能盘活人生。
你要相信,捱过隆冬,你真的能抵达春盛。
后来,她真的抵达了。
却不曾想,又因为现实种种,被迫与其背道而驰。
如今,时过境迁,陶亦鸿用一句话,将那时的她遭受的一切具象在他面前。
枕风眠听完,仿佛看到他的小姑娘,抱着他的话,
一路走,
一路走,
一路走。
就是走不到尽头。
“我当时有过很极端的想法,不想拖累她,更何况我也不是......”说着,陶亦鸿明显地停顿了下,沉默了好久,才压抑下心中翻涌的情绪,苦笑着说,“总之就是,不值当。”
为了他这条老命,把她捆绑在身边,让她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不值当。
枕风眠:“鸿叔,您别这样说......”
“我知道,”陶亦鸿说,“我现在不会再这样以为了,我要好好活着,我要永远做我闺女背后的那座山。”
说到这儿,他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后来她机缘巧合去当了雅思老师,最开始学生不多,她就潜心钻研课件和讲法,后来慢慢教出了名堂,学生越来越多,那时候她是线上授课,学生最多的时候有快一百人,那时候是真赚钱,但也是真辛苦,每天上完直播上录播,还要给自己的学生答疑批次工作,我就没看她闲下来过,就这样,慢慢攒钱给我做了手术,这两年她才终于能喘口气,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考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