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与我俱未眠(124)

作者:史今朝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陶醉趁着灯灭的间隙,快步走到舞台左侧。

她走的这几步路里,音响里适时传来一阵连续又急促的鼓声,下一秒,没有任何预兆的,一汪惊艳众人的戏腔于演播厅平地响起: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

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

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

敌血飞溅石榴裙

有生之日责当尽

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

番王小丑何足论

我一剑能挡百万的兵]

她选唱的是京剧《穆桂英挂帅》的选段。

考虑现场直播的局限性,陶醉没有办法当场换装,于是,她便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用全息投影技术,将穆桂英的衣着和妆发用灯光的方式类比了出来。

就如现在,她站在设计过的光影交错下,范儿一起,像极了一位当仁不让的巾帼英雄。

就这样,她用一则字正腔圆的京剧选段,成功唤醒了昏昏欲睡的观众。

这一段京剧演唱完毕,歌曲也进入了高潮。

两次高潮的堆叠,让所有观众的困意和倦感瞬间被唤醒。

陶醉重新拿起话筒,跟随昂扬的旋律开始唱:

【她走过霜雪加身的漫漫千年】

【却凭藉这一身骄傲与热血】

【终将冷嘲回馈成奏乐】

【她读过不同语言的壮阔诗篇】

【仍钟爱这口乡音和松柏气节】

【当做回礼世界的明信片】

不知不觉间,第一幕主歌和副歌全部落下帷幕。

下一段是新的主歌和副歌,只不过这次,词的落脚点从大史诗落回了小家园。

【白鸽自恃勤勉张罗早餐】

【老翁熟知来客口味咸淡】

【来一碗再话个家长里短,来一碗】

[荧幕画面是充满烟火气的北京胡同]

【砖瓦自恃厚重四合庭院】

【解开藤萝缠绕住的时间】

【栖一院再赋你诗境人间,栖一院】

[荧幕画面是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历史名胜]

主歌唱完,又进副歌:

【她看过五湖四海的嫋嫋炊烟】

【却难忘舌尖上传承的家宴】

【编成体恤与敬意的结】

【她抚过冰冷坚硬的水泥钢铁】

【仍于鸟巢东方留一角上弦月】

【刚柔并济出恢弘与绵绵】

就这样,第二幕落入帷幕。

最后就是收尾。

收尾段,陶醉大刀阔斧,直接撇开大史诗,也撇开小家园,而是和这座城直接来了个朋友间的对话。

【我与曾经年青的她打过照面】

【知晓她声色温柔气质刚烈】

【昼夜不息迈过长安街】

【我与后来跋涉的她比肩相携】

【再一起兴致盎然地交手世界】

【互道声珍重仍恰似少年】

将最后一句词唱完后,旋律缓缓淡去,最后一缕音符敛尽时,倒计时正好显示为零。

一秒不差。

她的五分钟,就此结束。

接下来到了点评环节,此次比赛的两位点评嘉宾,均是中国最优秀的主持人代表,一个是曲慈,另一个是萧穆。

“我想先问问陶醉,”曲慈看着她说,“这首词创作了多久?”

陶醉说:“差不多一个小时。”

“我自己没有填过词,所以不敢妄言词曲创作,但我想说,即使撇开歌曲这一表现形式,这首词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文本。”

“我个人特别喜欢这一段:她走过霜雪加身的漫漫千年,却凭藉这一身骄傲与热血,终将冷嘲回馈成奏乐。”

“三言两语,就让一个步履维艰但从不服输的大国形象跃然眼前,并且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陶醉特意用了女字旁的她来形容这座城,瞬间让这首歌充满了人情味,我觉得这是一个堪称惊艳的作品,中间的京剧选段也选择得恰到好处,我看好多观众一下子就清醒了。”

话音落,观众席传来一阵笑声。

陶醉在这阵笑声里,诚恳地鞠躬致谢道:“谢谢曲老师。”

“首先我必须说,”接下来点评的是萧穆老师,“陶醉是一名非常智慧的选手,能够在众多的表演形式中选择了歌曲这一表现形式。选择歌曲,第一,它不会有任何超时的风险,第二,它非常朗朗上口,很容易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很容易传唱,我觉得我现在都能唱上几句,因为我们此次比赛新加了一个传播值,而歌曲的这种特性也决定了它的传播性是很强的,所以我说陶醉同学很智慧。”

“最后,我也想夸一下这首词,真的写得太好了。”

“好的文字是有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你看到这些文字就会忍不住想把它朗诵出来,希望以后有这个机会。”

“除此之外,我还想提及的一点就是整首词的布局,先是从大国写到小家,再从小家写到大国,最后,又将北京这座城市拟人化,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一个角度。所以,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最后一段,那种对话感真的是扑面而来,写得生动又丰沛,这也是本场唯一一个,面对这个命题,没有站在这座城市旁观者的角度,而是站在这座城市对话者的角度,把一座城市拟人成她,这种处理方式确实很巧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