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干,竟都快两年了。
工位旁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同事,他们组刚刚结束了一项项目,此刻正是进入懈怠的好时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聊起了这周五晚上联谊活动的事。
Judy感谢着初芒递过来的摩卡,浅浅抿了口,惊喜万分地抱住她,“哇哦,初初!你也太懂我了吧,双倍加奶加糖诶,很贴心噢~”
恒星作为创意广告公司,企业文化之一便是起个英文名,有的人在工作里爱这么互相叫,有的人关系好便直接喊名字叠字。
Judy比初芒小一岁,本名朱思思,台北人,是个学美术的艺术生,从进公司那天开始,便和初芒玩的很好,她很喜欢初芒身上的努力与稳重,初芒也很喜欢她的活泼与可爱,而且还很欣赏她总是迸发活力创意的思想。
“双倍加奶加糖,那究竟是摩卡生了卡布基诺的孕,还是偷了奶茶的仔?”
如果说初芒是团队里努力冷静的思考者,Judy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者,那么此刻说话的人,便是嘴皮功夫极为辛辣狠毒的沟通者。赵辰龙嘴巴尖尖的,说话时有点像哆啦A梦里的小夫,他比她们两都大,是恒星不折不扣的老员工,在名利的职场里行走得如鱼得水,但因前几年某个项目的大纰漏,导致失去了竞岗提升的机会,便就一直停留在现在这个工位上。
外加几个辅助的实习生,他们,就是以初芒为组长的创意部A组。哪怕只是一个部门的小小合作小组,也有每个人擅长的领域,这样才能在工作进程上,相互配合,避免摩擦。
当然,一个有着效率与综合素质的团队,肯定少不了管理者,虽然没有笼统的承认,但在初芒心里,他们组的核心管理层,还得是她的导师——Susa。
Susa是从市场部调过来的,她原来是干中介销售的,知道怎样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怎样哄客户开心,怎样转危为安,怎样谋取更大的利益,但她也有致命的缺点,性子太急了,兜不住事儿,长时间下来市场部的人都不太愿意和她跑业务,毕竟事情都被她一个抢了,风头也被她一个人独占了,大家都是业内的精英,谁也不愿意当陪衬绿叶。
所以HRBP便杀鸡用牛刀,将她调到创意部矮子里拨将军,教他们如何与客户沟通,教他们如何高效率应对客户反馈的修改意见。
Susa是初芒进公司的第一位老师,她很敬佩Susa,也真真切切在她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但是Susa对初芒的初印象很不好,觉得初芒这姑娘,太装了。
在Susa踏入创意部的任职交流会上,她听完初芒的述职报告后,抛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广告公司是什么。
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实习期的笔试、面试,还是在以前大学的专业书上,都有系统的解答。广告广告,广而告之,就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停住脚步,让他们愿意了解其背后的商品或服务。所以初芒便从“吸引用户、大众传播”这个大框架来论述,层层给Susa展示,她所认为、理解的广告一词。
Susa表面朝初芒鼓了掌,但心里却在想,放他妈的屁!
任何不以成本为前提的项目,都是饿着肚子聊天——空谈!这个项目最后的成效好不好,在于它为公司谋取了多少利益,涨了几个股票点,而前期的物资成本、场地成本、用人成本便最为关键,尤其是遇到垫款少、拖尾款导致合作并不愉快的客户,这些成本可能会一部分付水东流。所以,他们作为盈利性广告公司,怎样吸引用户是客户该想的事,而他们只是拿钱办事,多少筹码的钱办多大ʝʂց的事、呈现多大的效果。但凡事都没个绝对,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是可以做到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干最大的事,如何做到万无一失,保证双方的利益,这就是每个公司都渴望拥有与培养的人才。
所以Susa觉得初芒经历不够,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只会死读书,却挂着“最佳实习生”的荣誉称号,实在是德不匹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因此在日常工作里,不免对初芒严要求了些,刻薄了些,就连别的部门的熟人,还会在茶水间偷偷问她,是不是不太喜欢她的小徒弟,Susa总是笑着打马虎眼,我哪能啊,人家高材生哪得罪得起。
比如现在,Susa蹬着高跟鞋,看到Judy和赵辰龙绕在初芒旁边叽叽喳喳,她重重敲了两下白板,蹙着眉道:“拿办公室当菜市场了啊?周一一大早就这么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