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对养殖户的养殖环境要求高,而且每个月都要抽检两次,他们根本就不敢用药,只能在河边搭了个棚子,夫妻俩轮班来看着这些宝贝疙瘩们。
晴天的时候还好,遇到下雨天,担心河水上涨,把网箱冲走了,他们一整夜都不敢闭眼。
他们这样一穷二白的农民,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来,真的是太难了啊!
好不容易碰上一个靠谱的农业合作社,愿意手把手的教他们怎么科学养殖淡水河鲜,而且只要他们根据合同要求,把符合收购要求的河鲜养出来,什么找买家、谈价格、收购、结款,这些统统都有合作社帮他们完成。
网上经常有人会问,明明农村各种土地资源、水资源那么丰富,为什么农民就不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利用这些天然资源,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发家致富呢?
是他们不想吗?
是不会啊!
都是一帮普普通通的庄稼汉,一辈子认识的最大的官儿,估计就是村长了,他们不知道去哪里请那些农科院的专家教授,也不知道做农残检测要去哪个部门,更不知道在遇到网暴之后,要如何为自己发声……
现在,好不容易有一个人,愿意带着他们往前跑,帮他们解决掉那些拦在他们致富路上的拦路虎,他们已经很努力很用心的在养鱼养虾了,为什么那些根本就没来过他们村,没吃过他们村这些鱼虾的网友,要这么骂他们呢?
他不懂,但是他愿意相信九姑婆的话,只要对着镜头,把自己平时是怎么养螃蟹养虾的过程,解释清楚,剩下的,交给九姑婆的人,就没事了。
晒得黢黑的中年大叔,一边擦着眼泪,一边从兜里摸出一本已经卷了边的,巴掌大小的笔记本。
翻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着的,全部都是他在合作社上培训课的时候,记下来的养殖技术知识点。
有些不认识的生僻字,上面还认真地标注了拼音。
大叔把笔记本翻过来,对着镜头,给网友看自己记下的水产养殖技术要点,尤其是一份章家村农业合作社根据专家建议,整理出来的水产养殖用药白名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关于防治水产动物疾病的药物里面,用到的,基本上都是各种中草药,主打的就是一个天然、安全、无毒。
真相大白之日,三石桥村这种完全仿照野生环境的水产养殖模式,让这个村子养殖的淡水河虾河蟹,一夜之间风靡全省。
不过,再风靡也没用,现在的情况是,鱼贩子们拿着钱也买不到三石桥村的优质水产。
别看网上负面新闻闹的这么凶,其实就是因为三石桥村的这种做法,动了这个行业某些人的蛋糕。
毕竟,要是那些水产养殖户们,都学着三石桥村这样,搞什么生态养殖,那他们研发生产的各种防治水产疾病的药,卖给谁去?
只可惜,这些人百般算计,故意在网上带节奏,挑唆不明真相的网友攻击三石桥村,试图借助舆论的力量,把三石桥村这帮“不合群”的养殖户们挤出这个市场,但架不住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眼明心亮,能明辨是非的人。
就在三石桥村被全网黑的最惨的那两天,省农科院帮他们拉到了一个大订单,把他们村的优质水产,卖到了省内几所高校的食堂里。
这下子,轮到这几所高校的学生们放声大笑了。
万万没想到啊,这场网暴事件,最终的受益人,居然是他们?
不过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据小道消息,这些价格偏贵的优质无公害水产品,因为数量有限,而且售价偏高,将优先供应学校教职工食堂……
不是,等等!他们看起来真的有那么穷吗?
第154章
九姑婆的悠闲乡村生活
回乡创业的第六年, 在理顺了合作社的组织架构之后,现在的章启慧,已经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了。
就连跟系统的交易, 在系统想办法帮她虚构了一个“身份保密的大客户”之后, 也被她全权交给了章二毛。
二毛向来唯九姑婆之命是从,九姑婆让他不要打听这个神秘买家的身份,他本来就有点社恐,每次交货的时候,连话都不会说半句。
因为交易气氛过于严肃,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在做什么法律不允许的特殊物品交易呢。
实际上他们交易的, 就是最普通的高山绿色蔬菜, 还有合作社出产的各种优质无公害瓜果, 野山菌,野菜、茶叶之类的。
章二毛的老婆, 以前还嫌弃自家男人嘴巴笨,不会说话,现在逢人就夸她家二毛嘴巴紧, 要不是有这么个优点,九姑婆怎么会专门指派他去服务合作社的大客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