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左眼跳财、右眼跳迷信”,摆喜酒的道理也是如此。
以前的习俗觉得正月过年嫁娶不吉利,现在发现这个习俗不利于收份子,老百姓立刻毫不犹豫地改了规矩。
反正过了正月初五,每一天都是适合嫁娶的好日子。
初六是“六六大顺”。
初七是“七上八下”,这一天结婚,夫妻生活必定蒸蒸日上。
初八就是“发发发”,初九是“长长久久”,初十则是“十全十美”……
章家安挑日子挑花了眼,最后咬咬牙,还是定了正月初八。
身为小舅子,他也是有私心的。
定在初八这天,对姐姐的财运很是友好啊。
以后万一婚姻不顺,哪怕闹到离婚呢,只要大姐有钱,还愁找不到听话乖巧的小奶狗吗?
不得不说,跟着九姑婆她老人家混久了,孩子们都变成老双标人了。
章家安自己不喜欢做一个黏着女孩子的小奶狗,但他希望自己的姐夫就是那种喜欢黏着他姐的恋爱脑小奶狗。
晚辈都如此,九姑婆本人只有更双标的。
以前她觉得结婚还非要花钱请那么多人来家里吃饭,闹哄哄的吵的她脑仁都快炸了。
现在轮到自己家办喜事了,九姑婆恨不得把十里八乡的锣鼓队都找过来,先试试谁家敲的鼓声最雄浑,谁家吹的唢呐更喜庆。
选定了锣鼓队之后,又邀请了附近几个村的广场舞爱好者,紧急排练了几个喜庆的广场舞曲目,准备结婚当天表演给亲朋好友们欣赏。
然后就是选大厨、选司仪、选伴娘……
正好这段时间赶上章家村这边挖冬笋,每天村委外面的小广场都非常热闹。
这边是合作社的冬笋临时收购点,那边是广场舞在排练,村里的小孩子偷偷溜出来看热闹,没多久,就被家长拎着耳朵,赶回去写寒假作业去了。
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初七。
出嫁的前一天,章小敏的近亲长辈们,都来给她送嫁添妆。
村里人添妆,大多都是一些实惠又实用的东西,什么床上四件套、毛毯、被子之类的。以前有人开玩笑,说他们这里,嫁出去的闺女,陪嫁的床单被褥什么的,一辈子都用不完,根本不用自己花钱买。
看着堆了半个屋子的各种礼盒装四件套,夏凉被,蚕丝被,龙凤毯,九姑婆嘴角抽搐了两下。
幸好她早有准备,送的东西,肯定是今天全场独一份的!
第133章
“九姑婆来添妆啦!”
“不知道九姑婆今天会送啥?”
“送啥不重要, 反正肯定是很贵的。”
“你咋知道?”
“这还用猜吗?九姑婆她老人家,向来言出必行,你们不记得之前九姑婆把小敏她妈赶出去的时候说的话了吗?”
“怎么不记得?九姑婆说了, 让她别拿孩子说事儿, 没有她那个不靠谱的亲妈,以后家安和小敏的婚姻大事,九姑婆她老人家会亲自操办。”
“别说话了,九姑婆过来了,卧槽!后面怎么跟了那么多人?”
一堆人簇拥着新娘子, 跑到楼下去迎接九姑婆。
章启慧现在可算是明白了,古时候大户人家嫁女儿, 为什么要先安排亲戚长辈来给新娘子添妆了。
这阵仗一摆出来, 就是要让婆家人看看, 新娘子可不是孤零零一个人好欺负的,娘家来了多少添妆的亲戚, 就有多少人给新娘子撑腰,敢欺负我家姑娘?等死吧你!
为了给小敏这孩子撑场面,九姑婆专门从家族里挑了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帅小伙, 每一个单独站出来,都能对新郎官造成武力威慑的那种。
小伙子们搬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里走。
旁边还有请来的司仪, 对着礼单“唱礼”——
新娘请纳福~~章家村,九姑婆给新娘子添妆咯!
送, 金麒麟一对, 祝侄玄孙女章氏小敏,夫荣妻贵, 麒麟成双,早生贵子!
送, 龙凤金镯子一对,祝新郎新娘,龙凤呈祥,百年好合!
送,笔记本电脑一台,祝新娘子婚后,爱情事业两手抓,勇攀事业高峰!
再送,各种农业种植养殖专业类书籍一百本,祝新郎新娘书香满院,儿孙满堂,状元及第……
十几个壮小伙,搬进来的东西,占了楼下堂屋半个屋子,一堆人都跑过来看稀奇。
尤其是那一百本书,真稀罕啊,吃了这么多年喜酒,还是头一回看到有人添妆送书的。
不过,想到新郎官是个大学生,还是他们合作社的技术指导老师,众人一下子就理解了——九姑婆这是怕新娘子没上过大学,以后和新郎官没有共同语言,所以才买了这么多书陪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