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吗?真的有那种花两三千块钱,就能包吃包住一个月的疗养中心吗?”
“我宣布,更适合华夏青年宝宝体质的疗养中心,在今天正式宣告成立!”
一想到每天人均不到一百块钱,就能包吃包住,还能跟着向导去山里捡菌子、挖野菜、采野果,粉丝们恨不得让九姑婆立刻上架卖客房。
老实孩子们还在弹幕里望眼欲穿,等着九姑婆上架卖“康养n日游套餐”。
脑瓜子灵活的粉丝们,已经暗戳戳改好了简历,私信求职去了。
这么大的疗养中心,不可能不需要招人吧?
章启慧这边还真打算从外面招一批员工。
虽然她投资开这家疗养中心,除了给自己养老做准备之外,也是想让村里的年轻人能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像是医生、护士、理疗师,还有一些专业型、管理型人才,在农村确实不好找。
章启慧本来打算招几个年轻医生护士撑撑场面,反正他们开这个疗养中心,也不是真的想做养老项目,主要是给年轻人来这里休养身心的。
结果没想到,直播刚结束,后台就收到了一大批来自各行各业的求职简历。
网友“我不是药神,我是要神经”:公立三甲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已退休,随时可上岗。
网友“爬了三十年电线杆子”:国家电网四十年老员工,目前已退休,可以处理疗养中心常见电力问题,随时可以到岗。
网友“全班唯一没有进去的会计师”:从业二十年屹立不倒,看我网名就知道本人有多靠谱,九姑婆,请问您还缺一个靠谱的会计吗?
章启慧:“……”
互联网果然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
别的不说,这个“全班唯一没有进去的会计师”,一听就非常牛鼻啊~
因为章启慧这个疗养中心,目前还是一片空地,很多求职的网友,都只是投了一个简历过来,章启慧让钱丽丽挨个跟对方联系了,确定对方确实有意愿过来应聘的,就留下简历和联系方式,到时候他们开业前招聘的时候,再统一电话通知他们过来。
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没等他们招聘,就直接开着车、扛着行李过来了。
来的还是一对退休夫妻。
陈晓娟是国内某省会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退休之后,本来医院想返聘,她自己不想干了,辛苦了一辈子,退休之后,陈晓娟只想好好享受一下生活,顺便还能帮女儿带带孩子。
结果还不到一年,她就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了。
陈晓娟和老伴杨骏,一个是医生,一个是交警,没退休之前工作都很忙,女儿生孩子的时候,他们俩都没时间去帮忙带孩子,只能从物质上经常补贴女儿。
现在好不容易退休了,正好女儿也准备要二胎,夫妻俩一琢磨,干脆卖掉了在省城的房子,跑到女儿女婿上班的城市,换了一套大房子。
他们只有这一个独生女,以后老了,当然想和女儿女婿住的近一点。
夫妻俩一直以为,退休后和女儿住在一起,就是晚年幸福生活的开始。
却没想到,退休后不到一年,夫妻俩差点把大半辈子没受过的委屈,统统都受了一遍。
他们乖巧懂事的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女婿一家给洗脑了,看他们夫妻俩买的房子面积又大,户型又好,就借口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想要跟他们换个房子住。
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想到可爱的大外孙女,和即将出生的小外孙,夫妻俩就把刚拿到手、还没住几天的四室两厅,让给了女儿一家,他们搬到了女儿以前住的老小区。
本来以为这样就算解决问题了,可紧接着,女儿又说,公婆年纪大了,也想过来和他们一起住,但新房子那边住不下,就想着反正他们夫妻俩只需要住一间卧室,不如把隔壁那间给公婆住。
陈晓娟当时就不太高兴,但想着人家也是女婿的父母,他们想和女儿在一起,将心比心,人家想和儿子住的近一点,也无可厚非。
就这样,一场噩梦开始了。
女婿的爸妈,生活习惯和他们完全不同。亲家母喜欢捡垃圾,每天都去翻小区的垃圾箱,什么废纸壳、塑料瓶、生锈的铁皮,全部捡回来,把阳台堆得满满当当,家里蟑螂满地爬,把陈晓娟恶心的吃不下饭。
亲家公耳背,又喜欢听戏,每天在家里把收音机开到最大,隔壁邻居都跑过来抗议很多次了,他居然还跟对方吵架,闹的连警察都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