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村里人将信将疑。
章家兴左右看看,没有发现九姑婆的身影,立刻迫不及待地分享了自己的最新发现——
“你们一个两个的,这几天都钻钱眼里去了,难道就没人发现,姚老师跟咱家小敏,走得挺近的?”
嚯!
还有这种事?
几个章家本家人立刻激动起来,拽着章家兴,问他是怎么发现的。
章家兴缓缓坐了下来,伸手扣了扣桌子。
“家兴哥,喝茶!”
“家兴哥,来一根?我刚买的华子。”
“你小子可以啊,这才赚了几天钱,华子都抽上了?”
“哎呀~是我小舅子要来我家帮忙,这不,买包华子给他吃的,别管华子了,先说姚老师的事情。”给村长递华子的村民,火速把烟盒装了起来。
这么贵的烟,没点劲爆的八卦,你们也好意思蹭?
章家兴左手夹了根华子,右手端着茶缸,猛吸溜一口,缓缓打开了话匣子。
他也是过年的时候,才发现姚嘉年对章小敏,似乎是有点那方面的意思。
章小敏现在的情况,在婚姻上面不是一般的困难。
乍一看,这姑娘在农村条件算是上等的——长得漂亮,又有稳定工作,勤快又能干,绝对是农村婆婆们做梦都想娶回家的儿媳妇。
可找人一打听,准婆婆们一个个都吓得不敢上门了。
怪不得这姑娘条件这么好,年纪这么大还没嫁出去呢。
哪有姑娘家的心肠这么狠?就因为亲妈找她要了点钱,就好几年都不回家,也不给家里打钱,在娘家都算计的这么清楚,嫁到婆家,还不得怂恿她们儿子藏钱?
亲妈被族里的长辈赶回娘家,这时候,但凡是个孝顺的,你就应该跟着亲妈一块回娘家!
章小敏倒好,居然带着弟弟,心安理得地留在章家村享福,甚至就连亲妈再嫁,姐弟俩也没去看一眼。
汪金娥之前回章家村,找章小敏姐弟俩要嫁妆这件事,也被人翻了出来。
一想到章小敏居然眼睁睁看着亲妈去死,也不肯给亲妈出嫁妆,十里八乡的“准婆婆”们,不禁打了个寒颤。
不行!这种女人娶回家,就是要败家灭门的,长得再好看,哪怕是个公务员呢,也决不能要!
就这样,章小敏这个“优质未婚女青年”,成了十里八乡的“婚嫁困难户”。
过了正月初五,乡下的媒婆们又开始四处乱窜,章小敏家却是一个上门的媒婆都没有。
别人对章小敏避如蛇蝎,但姚嘉年不怕呀。
正月初六,他就骑着新买的电瓶三轮车,驮了满满一车斗的礼物,先去给九姑婆和村长拜年,然后就拖着剩下的东西,直接住进了章小敏家。
“我听说姚老师在咱村买了一块宅基地,他跟家安关系不错,不会是住在他们家,方便在村里盖房子吧?”有村民疑惑道。
章家兴冷笑一声:
“跟家安关系不错,会上山帮小敏背笋子?”
“会半夜不睡觉,到镇上给小敏买药?”
“会偷偷找我打听,章家村这边,父母亡故之后,儿女要守孝多久,才能找媒人上门说亲?”
哇~村长你不厚道啊,你要是早点说最后这句话,他们还用得着东猜西猜的?
连这种话都问出来了,姚嘉年又死皮赖脸的住在章家,不想娶章小敏,难道他想娶章家安?
“好了,事情呢就是这么个事情,你们也别往外传。”
“总之,只要姚老师跟咱家小敏的婚事成了,以后姚老师成了咱们章家的女婿,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挖不走我们姚老师!”
从这天起,不知道为什么,章小敏走在路上,总能听到别人在说姚嘉年的好话。
什么“一表人才”啦,什么“年轻有为”啦,什么“学识渊博”啦,不知道的,还以为姚嘉年已经配享太庙了呢。
“不至于吧?”章小敏私下跟弟弟吐槽。
章家安不同意姐姐的看法。
“怎么不至于?姐你想想看,今年咱们村的人,用了嘉年哥的法子,多赚了多少钱?”
“远的不说,就说咱村那个懒汉钱老五,以前穷的连饭都吃不上,还要村里送米送油帮扶着,今年光是卖笋子就卖了两三万了吧?”
“听说钱老五已经放话了,从今往后再也不做懒汉了,他要加入合作社,跟合作社一起赚大钱,盖房子,靠自己的本事娶媳妇。”
这话要是放在以前,村里人肯定笑话死了。
就钱老五家那情况,还想靠自己的本事娶媳妇?做梦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