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话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
这下好了,被村长发配到山边上的养兔场,和一堆兔子关在一起,倒是能说个够了,就怕兔子听不懂,哎!
章家兴倒也没把事情做绝,先打了一巴掌,紧接着就给了俩甜枣。
“放心,不让你们白干,去养兔场帮忙喂兔子,合作社每天会给你们五十块钱补贴,虽然不多,但总比一分钱没有强。”
刘秀芬表情为难地诉苦道:“我家还有个大孙女呢,哪离得开?”
章家兴根本不吃她这一套,毫不留情地怼了回去:“离不开?那你还一天天满村乱蹿,到处说人家长短?”
刘秀芬缩了缩脖子,不说话了。
章家兴摆了摆手:“就这样,我跟合作社那边说一声,不行就做一休一,你们四个人排个班,一天在养兔场帮忙,一天就在家休息。”
“我丑话说在前头,到养兔场帮忙,可不许带着你们家小崽子!谁家小崽子要是跑到养兔场,把咱村刚买的小兔子给捏死了,按三倍价格赔偿!”
说着,就让她们三个回去了。
还别说,跟九姑婆学这一招还真管用呢。
现在章家兴也算是摸索出来了,上位者就不应该跟下属啰嗦太多,有事情,直接吩咐就完事儿了,说的越多,下属的敬畏心就越少,甚至还敢跟你讨价还价呢。
安排好养兔场的事情,章家兴先回家拿了一箱啤酒,然后骑着电瓶三轮车,到了章小敏家。
今天是小敏姐弟俩请族里帮忙的人吃饭。
汪金娥从两个孩子手里抠出去的钱,虽然没能全部还回来,但加上五金和家里的电器什么的,也要回来将近二十万,最重要的是,他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虽然这么想有点不孝,但不得不说,这个家,没了汪金娥之后,好像空气都开始流动起来了。
不像以前,每次放假回家前,姐弟俩就开始紧张失眠,同时钱包开始疯狂缩水。
每到这个时候,汪金娥几乎每天给他们打一个电话,有时候是好几个,电话的主题永远都是让他们买东西。
给汪金娥买,给姥姥姥爷买,给大舅舅妈买……汪金娥的理由是乡下买不到好东西,有些东西还很贵,听说网上买便宜,她一个老人家,又不会网购,让他们先买好,寄到租房子的地方,等放假了再带回来。
其实花钱还算小事,真正的折磨,还是回家以后。
她妈简直就像个神经病一样!
汪金娥瞧不上儿子和女儿,觉得他们两个没考上大学,都是在外面打工的,让她在村里没面子。
可章小敏说让弟弟去自考本科,或者读个技术类的专科,汪金娥又骂他们浪费钱。
瞧不上亲戚们给章小敏介绍的对象,转头又骂女儿自己不争气,到现在都没能给她找个有钱有势的女婿……
章小敏有时候恨极了,真想学电影里的哪吒,削肉还母,她宁可不要这条命,也不想再忍受汪金娥的心理折磨了。
幸好,这一切都结束了。
从家兴哥手里接过分家的单子,看着手机里收到的转账信息,姐弟俩激动得几乎一夜没睡。
第二天就按照惯例,挨家挨户上门,请九姑婆,村长,二毛叔,还有之前陪他们去汪家讨回家产的亲戚们,来家里吃饭。
这是老家的规矩,谁家请人帮忙了,甭管是盖房子杀猪,还是替出嫁的闺女去婆家讨公道,事后,主人家都要做几桌好饭好菜,请帮忙的亲戚们吃顿饭的。
章启慧欣然答应了。
她都答应了,其他人更是没话说,都表示到日子了一定会来。
担心自己做的饭菜不好吃,章小敏还特意让弟弟去找了一个常年在农村办席面的大师傅来掌勺。
这招待规格,可以说是很高了。
第58章
章启慧自从回村之后, 除了二毛家,还没在别人家吃过饭呢,尤其是这种正经席面。
所有人都没想到,章小敏姐弟俩居然这么客气, 还专门花钱,请了办酒席的大师傅来掌勺。
再看看桌上的菜式,也不是村里平时请客吃的那些菜,而是只有村里办喜事的时候才能吃到的“席面菜”,鸡鸭鱼肉之类的“硬菜”, 样样齐全。
章德富和章小敏的爷爷关系好,看他们姐弟俩这么浪费, 忍不住责备了两句:
“都是自己家人, 随便整几个家常菜就行了, 还专门花钱请人来烧菜?钱都花完了,以后日子不过啦?”
章家安动作生疏地给长辈们敬烟倒酒, 还不忘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