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儿转头数落低着头的老妪: “季阿婆,你怎么回事嘛,话怎么能乱说呢!梁知不是留了字条的嘛,你在镇上胡说就算了,怎么能跑到这里说人失踪了。”
“我,我…可是梁知都这么多天没回家了,我担心他出事了!”
老妪闻声忙着跟汉子解释,似乎是有些难堪。
两人一番话倒把赵寂言和熊致给弄蒙了。
怎么回事,人到底失踪没失踪?
“哪能出事啊,梁知已经寄信回来了!倒是你让人操心,闹的镇长和我们老爷到处找你。”
“你说…梁知寄信回来了,信中都说些什么?他到底去了何处,为什么不回家…”
似乎是难以置信,老妪灰色的眼睛动了动,手止不住地颤抖。她将耳朵凑近了些。
“我又不识字,哪里知道说了什么!信两天前就寄来了,你若不信,跟我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老妪由忧转喜,连忙“哎——哎——”的应着,摸索着就要跟汉子离开。
“哎——等等,等等。”
赵寂言拦在二人中间,这被骗着跟人走的经历他可太熟悉了。
43|第43章
赵寂言单手拦住汉子质问道: “你是这大娘的什么人呐?”
那汉子一脸迷糊,挠了挠头反问道: “你们又是什么人啊?”
见面前两个青年并未回应,只是用一种审视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他脑子也转过弯来了: “我,我…两位公子,你们不会以为我是骗子吧!”
他生怕被误会,赶忙拉着老妪高声说到: “是我家老爷让我来寻季阿婆的,我可不是什么坏人,你们若不信,问问季阿婆,她能为我作证!”
“喏,季阿婆,你说说我是谁,我认得你不?”
老妪寻得声音后连连点头: “认得认得,我听得你的声音,你是林老爷家的金瓜。”
季阿婆转向赵寂言和熊致,继续说到:“孩子,多谢你们,金瓜他是好人,是好人。金瓜,这两位公子也是好人。”
那个叫金瓜的汉子闻言连连点头,洗清了嫌疑后挺直了腰杆: “看吧看吧,这回相信我不是骗子了吧!”
二人交换了眼神,又问了几个问题确定金瓜不是恶人后,赵寂言让了路,正打算告别季阿婆回客栈,又被他拉到一边。
金瓜心想这时辰也不早了,怕是雇不着马车了,这要是把季阿婆背回去,还不知道要走多久呢...
看见面前这两个年轻小伙子,他灵光一闪搓了搓手讨好道: “这位公子,我看你们也是心地善良之人,不如好人做到底,再帮我个忙吧。”
“你看,这天色也不早了,季阿婆又是眼盲,我这力气不大,你们看看能不能…嘿嘿,帮我把季大娘背回镇上…”
似乎是怕二人不答应,又急忙说: “我们镇是碧波镇,就一个时辰的路程,我家老爷乐善好施,若知道是二位公子将阿婆送回镇上,必定会好好款待你们!”
他和熊致本就不放心,想着反正今日也没事,一个时辰也不算很远,送阿婆回去也无妨。
三人走在林荫小道上,熊致背上背着季阿婆。
一路上赵寂言知道了不少季阿婆和她孙子的事。
二人是碧波镇的村民,季梁知长到十岁爹娘因意外亡故,他便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家里虽然一贫如洗,但是他念书天资甚高,字也写得好,十六岁起便常常到县里支个摊帮人代笔,偶尔也卖些临摹的字画贴补家用。
金瓜的主人林老爷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自小看着季梁知长大,碧波镇其他乡亲们有困难时,他也常常倾囊相助。
季梁知能在县里支摊一事,也是林老爷吩咐人张罗打点的。
“照这么说,你们老爷还真是个好人。”
金瓜一脸骄傲: “那是当然,你去打听打听,整个碧波镇,谁不知道我们老爷的善名。”
“那一年大旱,你们是不知道饿死了多少人呐!”
“乡亲们没饭吃,老爷好几日没合眼自掏腰包四处筹粮,我们夫人亲自设棚施粥,把府里的存粮都拿了出来接济乡亲们,后来县太爷知道此事,还派人赠予一幅好名贵的字画给我家老爷!除此之外,我们老爷还修建庙宇给碧波镇祈福;给镇上失独的夫妇银钱;梁知离家后,老爷也常常派人去季阿婆家送谜面吃食…”
金瓜就这么说了一路,赵寂言是越听越觉得不可思议,他来天黎这么久,还没遇见过这么了不得的大善人。
熊致一路上都没说话,听到这里也难以置信道: “这世上真有这么有善心的财主吗?”
“别人兴许不行,但我们老爷可不一般!我之前在一户人家做苦力,常常吃不饱饭,有一年晕倒在路边,辛亏遇到了老爷和大少爷,他们不仅让我吃饱饭还把我赎了出来,还让我在林府里干活,你们不知道,我们老爷对下人真是太好了,去年府里送柴的陈老头骨头折了,老爷还自掏腰包给陈老头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