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帝王的心腹大患(128)

作者:弃脂焚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朝廷派来的讲解耕作方式与农具的官员,正用兰泽郡的方言,介绍着手中的东西。

声音穿透空地,清清楚楚的传到了两人耳边。

江玉珣一边听,一边用官话小声对应长川说:“陛下,那名农官手上拿着的东西叫做‘耘耙’,可以破碎土块,是整理水田的工具。用它耙过田后,再拿‘耖’来细化田泥、打混泥浆,届时田地就可彻底平整下来。”*

应长川轻轻点头。

说话间,公牛拖着耘耙走过水田。

地里的土块瞬间被碎了个干净。

原本静立在一旁的百姓纷纷欢呼起来。

“果然比锄头快多了!”

“碎了——”

“大人,我们如何才能买它回家?”

这样的情绪也传染给了江玉珣。

秋光落在眸底,照亮了他眼中的兴奋与喜悦。

乍一眼看去,耘耙只是个安装了刀片的巨大木框,不起眼至极。

但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不起眼的农具,被耕牛拖着耘出了崭新的世界。

它的价值江玉珣再清楚不过。

千年之后,眼前这些不起眼的农具将会与帝王将相的珍奇异宝一道,被放在华国博物馆之中。

甚至于摆放的位置,比那些金翠更为显眼。

——真正改变历史的就是眼前这些灰秃秃的木、铁,而非帝王将相专有的杯盏罗绮。

远处,站在水田正中央的农官卖起了关子。

“这个……只学精耕还不够,”他牵着牛,一边思考一边缓声说,“往后你们还得学习官话,不过这个并不着急,慢慢来就好。”

兰泽郡位于帝国一隅。

这里的百姓遇到战乱之后,不像其他郡人一样逃向昭都,而是南下去海沣国等地。

整整一郡都没有几个人会说“毫无用处”的官话。

可是今日,农官的话一落下,百姓便立刻激动道:“学!我现在便学!”

“可有人教习此话?莫晚了一步耽误春耕啊!”

农官被他们团团包围,一时间竟有些难以招架。

周围的情景瞬间热闹得令人无所适从。

应长川在一旁看了半天,等众人散去以后才与江玉珣一道离开此地。

-

曾经的西南十二国,现在已经成为兰泽郡的一部分。

应长川来这里后,最重要的工作便是了解此地军务。

江玉珣则带着庄有梨等人,忙着量天楼附近的事。

“……对了阿珣,你之前好像说过,这些精耕之法都是从兰泽郡民间学来的。但是到了这里之后,我却见当地百姓对此也不了解啊。”

说着,那名郎官不由转身无比疑惑地向江玉珣看去。

其余人也把好奇的目光投了过来。

万幸应长川不在这里,可以说谎的江玉珣立刻笑了一下,镇定自若地瞎编道:“此事自然只有部分百姓懂。”

“懂得细耕方法,且掌握农具的百姓手中钱财相对更多,”江玉珣一边走一边说,“前些年西南战乱不歇,他们早就逃离了这里。”

从兰泽郡那些无人耕种的土地便能看出,此地百姓外逃现象的确很严重。

“怪不得……”提问的人不由感慨道,“还好江大人观察仔细,不然此事定会给我大周带来极大损失。”

另有一人则反思起自己:“是啊,多亏了江大人一直在意农家之事。哎……若是我的话,直接把它们摆在田里,我也不会多看一眼。”

“江大人记性真好——”

见状,江玉珣不由松了一口气。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转移话题道:“走吧,该回太守府了。一会还要送人去海沣国呢。”

“是,江大人!”

-

海沣国位于大周以南的半岛之上,境内多山地,且烟瘴丛生。

从兰泽郡出发,陆路坎坷难行,反倒是走水路非常方便。

从前逃难的百姓也多是坐船去的。

大周此次的最为重要目的是寻找谷种。

但是除此之外,随行的朝廷官员也将与海沣国国君会面,商议边关互市一事。

以及探查海沣国附近还有没有其他特产之物。

此刻,兰泽郡太守府外的空地上停着十几辆马车。

其中一半坐着人,一半则堆满了大周名产。

马车碾过长街向官道而去,再行一日众人便会自大周最南端的海港出海,一路朝南方而去直至海沣国国都。

官府要去海沣国寻找稻种的事已传了出去。

此刻,小半座城的人都走出了家门。

兰泽郡本地人虽用不到这种稻谷。

然而身为农人,他们却了解其意义所在。

正午,郡内众人无比激动地朝着马车上欢呼,而随官府人员一道南下的百姓,也通红着双颊朝长街看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