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科夫列维奇安静下来,他低头看着手里的论文许久,突然起身大步走进房间,用力把门关了起来。
“砰!”
震耳的关门声震得窗边的积雪都落下一块,拜姆林端着饭走到门边:“你不吃饭啊?”
雅科夫列维奇毫无回应。
拜姆林无奈地耸了耸肩,端着自己的咖喱饭乐滋滋地坐了下来。
……
景长嘉还不知道,一篇论文让拜姆林飞向了地球另一边的阿利铎。
他写完论文后,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办。
比如回国的选择。
高校是个不错的主意。他在顿涅瑟斯已经见过最合适的培养学生的方法,也去生命泉见过了布伊戈最顶尖的实验室。
如果去高校的话,他相信自己能成为一个对学生有启发性的老师。
但研究所也是他想去的地方。他想做的事,不管是新型空天发动机,还是模拟AI芯片,都只有背景深厚的研究所才可以达成。
他相信自己如果愿意回玉大,学校肯定愿意给他提供数学系能提供的顶级实验室。
可众所周知,纯数方面没什么实验可做。应用数学的落地,则大多依靠与物理系的合作。
而且经费……
钱这个东西说起来俗,却是每一个科研人员不得不去考虑的问题。
他想把记忆图书馆里的那些东西带给祖国,高校或许连科研经费都承担不起。像空天发动机这种划时代的东西,景长嘉估计每年烧掉一个玉大的全部经费都实属平常。
可如果选择研究所,他就根本没必要来顿涅瑟斯一趟。估计短时间里就没办法培养学生了。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世界性的科研中心,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龙夏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时半会儿不可能更改,他或许能与学校商量专门开一个班,合作一个研究室……
可这样做的话,就无法更深入的顾及到研发。
景长嘉坐在书桌前,想来想去都想不出一个合适的选择。
“唉……”
他慢悠悠地叹了口气,这口气刚好叹进回家的封照野耳朵里。
“怎么了?”封照野一边将带回来的书往书柜上放,一边问他。
“我在想,回去之后到底做什么。”景长嘉慢慢地把自己的考量讲给他听。
封照野放回了书就走到书桌前,半倚着书桌眉眼含笑地看着他。等他说完,封照野抬起手撩了撩他的刘海:“嘉嘉,小朋友才做选择题。你是数学家了,你可以全选。”
景长嘉挑着眉抬头看他。
封照野提醒他:“写一封信吧,把你的顾虑、考量、想法、建议还有对未来科技建设的方向,你想要的学术布局都写进去。不要怕啰嗦,越细越好。然后……”
“我让人把这封信,带给它的收件人。”
作者有话要说:
嘉嘉:你这是一点都不藏了啊。
照野:我在嘉嘉面前没有秘密。(* ̄︶ ̄)
第94章
如果景长嘉仅仅只是一位数学家,他的想法不会得到这样的重视。
数学诚然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但基础科学之所以基础,就是因为它们只是一块广袤大地的地基。
要在地基之上大兴土木,依靠的则是其他学问。
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材料学、工程学……
它们将数学语言转换为适合自己学科的数学工具,而后再其上源源不断地创造出适合人类发展的造物。
基础学科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但应用科学才能决定最普通的人类世界所能触碰的高度。
那些诞生于广袤地基上的,从天而降的天才们。他们如黑暗中明亮的火把,无需旁人相助就能自行寻找到出路。
而后来者,只需踏着他们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足迹缓缓前行,就能建出一栋又一栋的高楼,供人类使用。
所以太过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其实反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它们对于眼下的生活以及人类能看见的,五十年、一百年后的生活……实在是过于缥缈。
所以在纯粹数学找不到突破的今天,整个数学界才会更加重视应用数学的发展。
如果景长嘉仅仅只是一位数学家,他获得的一切就荣誉,也都仅仅只会是荣誉,只能为他镀一层又一层的金身。他的话组织或许会考虑,却绝不会特别的重视。
但幸好,景长嘉并非是真正二十岁的少年人。当过当了十几年云中郡王的人,清晰的知晓一个国家与它的人民,到底需要什么。
所以当他的信通过层层关卡摆放在那张古色古香的书桌前后,没几天,整个玉京城中心的工作部门,就动了起来。
“开班的事情其实可以考虑。”那个曾经去数学系专门找过路乘川的严肃中年人放下了几页信纸,抬头对坐在上首的人说,“现在各个大学也有意识到自己在一些教育上的缺失,都有专门开设的班级。再给景教授开一个,也没什么。只是这个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