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角导演愁坏了,这正拍着呢,他去哪里找一个合适的艺人?
这时,导演指着不远处的一个人,对选角导演说:“就他吧!去和他谈谈。”
导演指的人正是姜白,姜白也注意到导演在看着他,他满脸问号?
他心里想:“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第17章 新角色
这和姜白确实有关系。
很快,选角导演来到姜白这边,说是想和他谈谈,然后看看他旁边的方宁,显然是想让姜白单独跟他过去。
方宁见状正要离开,结果被姜白拉住了袖子。姜白看看方宁,觉得正好是个拉近两人关系的好机会。
所以姜白对选角导演道:“不用,就这么说吧!”
选角导演心中诧异,心说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这种关于工作的事也能互通有无?
既然姜白不在意,选角导演自然也就不再坚持。
他对姜白诚恳道:“你就是姜白吧,我看过你的综艺。”
姜白点头说:“导演您好,我是姜白。”
选角导演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刚才的场景想必你也看到了,我就不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了,你愿意接手这个角色吗?这是个男四,戏份还是挺多的。”不算太多,但是非常重要。
姜白心中一动,他一直想在这个世界重回前世的巅峰,而这个机会似乎就摆在他面前。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回答道:“我愿意。”
选角导演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将剧本递给了姜白。姜白接过剧本,开始仔细阅读。这是一部关于朝堂和江湖的故事,剧情紧凑,悬念迭起。姜白逐渐沉浸其中,他能够感受到每个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仿佛他们就在自己身边一样。
他演的男四是个胸有大抱负却始终缺少机会的人,名字叫杜珩,他每日饮酒消愁,始终不得翻身。
有一天杜珩遇上了微服私访的年轻帝王,年轻的帝王和他交谈。发现他是个有大才的人,于是开始重用他,让他发挥自己的才干。
所以他很感激小皇帝,视小皇帝为恩人,后来在长期的共事中他发现自己对小皇帝有了不一样的情愫,这让他非常痛苦。
姜白穿书前可是个顶级影帝。这种小角色就是手到擒来。
但是方宁怕他演不出来,要给他传授些经验。两个人在保姆车前对戏。
对的是男主和杜珩在深夜讨论国事,年轻的帝王过度疲累,不小心睡着了,杜珩给他披上一件外衣,在摇曳的烛火中定定地看着小皇帝,眼中的情意几乎控制不住的流露出来,正好被惊醒的帝王看在眼里。
姜白知道这段的尺度要是拿捏好了,将那种无限唏嘘的味道演出来,绝对能赚到很多粉丝的泪水,成为影视剧名场面的。
姜白对每个角色都是百分之百的认真,他仔细研读了剧本,将杜珩这个人的一生总结出几个字:求而不得,咫尺天涯。
杜珩的前半生是对仕途的求而不得,后半生是对帝王之爱的求而不得,于是他郁郁寡欢,终究远走他乡,潦草此生。
保姆车前,方宁趴在桌上睡着了,姜白正拿着竹简想问他问题,见他睡着之后顿了顿,给他拿了一件衣服披上。
姜白定定地盯着帝王的睡颜,嘴唇轻抿,眼神中爱慕和纠结缠绕。待方宁睁开眼睛时,这一切的爱慕纠缠又化作了惊恐,然后他忽地低下头,不敢再看一眼帝王。
姜白现在这一连串的表情变化,细致入微的情绪波动,给了方宁巨大的惊喜。他当然懂得一个好演员是什么样的,姜白无疑正是个好苗子。
刚才下意识的情绪中,方宁差点被姜白带着走了。而且姜白刚才起身披衣服的动作颇具古韵,仪态端庄,身型姣好,竟好似个贵公子一般。
如果换上古装,他绝对就是如假包换的杜珩!方宁心里这样想着。
由于是半途进组,留给姜白琢磨角色的时间并不多。
很快,姜白在造型师那里换了衣服,戴上古代的头套,将鬓角都粘得整整齐齐。又在造型师的帮助下穿上一袭外罩细纱的青衣。
等他出来之后,众人一片惊愕。
不为其他的,只为姜白是在太符合这个角色了。
他身着青衣如同晨烟中的一杆清竹,中有傲骨,宁折不弯,却也有读书人的书卷之气,好像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墨香。
导演很满意,他哈哈笑着拍拍姜白的肩膀。
“小伙子,你很不错,以后大有可为啊!”
“谢导演夸奖。”姜白有些不好意思,跟有没有人在演技上夸过他了。
姜白顺利进组,和方宁演起对手戏也丝毫不怕,甚至有同台飙戏的意思。导演和编剧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中读出一个讯息:自己捡到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