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顺亲王苦笑,“我哪有那个本事,就因为劝了几句,差点被他架在火上烤了,是二嫂为了救我以头触柱,引他过去查看,拼着最后一口气用淬了毒的簪子刺破了他的腿,他才不行了。
正巧萧启带人摸了进去,趁他那些手下乱成一团,用袖箭小弩放倒看守人质的黑衣人,再放出信号让外头的兵丁猛攻,我们才能逃出升天。
皇上,二嫂临死前求你放过她娘家人,就当给我个面子,从轻发落如何?”
司徒澈也赶忙道,“堂婶和义勇郡王妃也是二伯母救出来的,肯请父亲开恩。”
皇上叹了声,“行吧,二嫂嫁进皇家这么多年,没得多少好处就罢了,末了还不能善终,就封她娘家一个爵位,赏赐金银回祖地过活吧,三代以后再考虑入仕的事。
澈儿,你也别在府里装病了,忠信亲王府善后的事就交给你和九门提督了。”
司徒澈啊了声,没想到这个差事会落到自己头上。
黛玉心中狂跳,这才发现屋里少了个重要的人物,太子哪里去了?
第292章 第二百九十二章 完结
经过忠信亲王一役, 京城的勋贵圈元气大伤,当天前往祝寿的老太太们惊吓过度,几乎都病倒了。
太医院忙到飞起, 司徒澈下令给城中所有医馆和药铺配上自行车, 所需名贵药材一率由内务府提供, 也挽救不了她们的生命。
没过几天京中的丧事就接连不断, 几乎每日都能送走一位老人家。
很多勋贵人家都是靠老太太才能保住爵位门楣, 煊赫百年的四王八公早已变成了一王二公, 没过两天, 就只剩下北静郡王府老哥一个了。
这场祸事由皇家而起, 太子妃不好出面吊唁, 只能由黛玉顶上, 司徒澈要协助萧启处理忠信亲王谋逆的后续,同样不得闲, 只好把孩子送去外婆家,交给贾敏照顾。
贾敏一直对女儿女婿把着孩子不放颇为怨念,见两个小的终于服软把心肝宝贝交出来,她乐得就差仰天大笑了。
她高兴没几天,皇上就下了谕旨,命小孙子司徒宇进宫读书, 每天按照上朝的时间进宫,念在他年纪尚小, 三天可以休息一天。
全京城的人正屏息等待皇上如何处置谋逆之人和忠信亲王, 没想到第一道谕旨竟是宣小孙子入宫读书。
大家都知道太子的长子只是个寻常孩子, 说不上多笨, 也不聪明就是了。
福亲王府的小王爷却古灵精怪得很,能说会道长得还漂亮, 皇上把这样两个孩子放到一起养,分明是在打太子的脸。
想到这些天一直未露面的太子,所有人都在心里打了个突,咬住舌尖不敢再往下想了。
黛玉对皇上的决定虽有些不满,也没到撒泼打滚不许孩子进宫的地步。
皇上显然知道她的底限在哪里,只命小孙子每日进宫读书,过了申时就能出宫回家,没有让宇儿长住宫中,让他们母子分离的意思。
黛玉只好安慰自己,宫中都是名师,正好省去给儿子找先生的麻烦,男孩子每天跑一趟全当锻炼身体了,上辈子谁小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
司徒澈听黛玉说着自我安慰的话,好半晌没出声,黛玉还当他睡着了,俯身看时才发现他满脸泪痕,不知哭了多久。
黛玉好笑的转过司徒澈的身子,把人抱在怀里,安抚道,“去宫里读书没那么可怕,你要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啊。”
司徒澈哽咽道,“宇儿这一去,就要走上另一条路了,父亲显然是对太子不满,拥趸东宫之人大多被俘,暗中使力的人父亲也不打算放过。
他分明是想越过我们兄弟,把目光放到下一代身上,宇儿要是顺利还好,万一落败了,太子是绝不会让他活着的。”
黛玉捧起司徒澈的脸,语气坚定道,“正因为如此,我们做父母的才更要努力,维持好我们身边的势力,至少要做到即便太子登基,短时间内也不敢对宇儿出手,大不了远走天涯,攻打下一座小岛,继续过我们的逍遥日子。”
司徒澈破涕为笑,抱紧黛玉喃喃道,“怎么什么事到师姐这里都会变得很简单。”
黛玉笑道,“本来也不难啊,你算一下我们手中的资源就能知道,要论争皇位,我们比太子有优势多了。
忠顺亲王家的郡马贾葳是我侄子,义勇郡王妃是我手帕交,定国公萧启和夫人穆月辉同样与我们交好,户部尚书是我爹,从家里出去的子侄遍布朝野,天下军队用的是我们生产出来的军械,百姓家用的也是我们的发明。
而太子有什么呢?只有几个提不起来的世家和一群酸儒,连太子妃的娘家都拿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