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绘两口子没办法,只能使眼色给刘供奉,让他丫的快点来提亲。
刘凌却对张绘一拱手,正色道,“晚辈十月份会参加太医院的国考,录取为医生学员就会有从八品官职,到时再来府上求娶不迟。”
柔姐儿抽泣着小声道,“我不在乎是仕族还是白身,长相厮守的两人为何要在意这些。”
刘凌轻笑道,“我知你不在乎,可我却不想让你受委屈,我会全力以赴给你最好的生活,相信我。”
第二天黛玉和司徒澈回城参加贾琮大婚,贾敏说到柔姐儿,语气中满是无奈,
“我自认教导孩子还算有一手,家里的孩子有一个是一个,都是清正守礼的好孩子,柔姐儿平时看着挺聪明一人,怎么在终身大事上就这么的……”
“恋爱脑?”黛玉轻笑出声,谁还没点小缺点了,司徒澈也没比柔姐儿好多少,只要遇对了人,当个纯爱战士又何妨。
贾敏细品恋爱脑这三个字,表情好悬没垮下来,恨铁不成钢的叹道,“可不就是个满脑子情爱的笨蛋么,幸亏刘凌是个好孩子,否则她就擎等着被自己坑死吧。”
黛玉安慰道,“至少人家眼光不错,刘凌是我们看到大的,从小就沉稳宽宏,杨婶子的品行也没话说,要不刘供奉才不会上杆子入赘呢。”
贾敏差点笑出声,刘供奉那人通透诙谐,好似游戏人间的世外高人,要不是敬重他的人品,又着实喜欢刘凌那孩子,张绘也不会同意女儿低嫁。
贾琮的婚礼被凤姐儿操办得热热闹闹,听说福亲王和亲王妃都在百忙之中来参加婚礼了,众官员即便挤不进将军府也会派人前来随分礼。
小两口大婚当天身家就飙升了一个档次,带着丫头嬷嬷清点到大半夜才想起新婚夜还没过呢。
八月初,自行车场正式招工,因近些年朝廷对工匠的需求大增,并且不限男女,民间出现了很多教授工匠技术的匠塾。
有些家底的人家会先送孩子去私塾读书,成绩太差没啥希望的再转去匠塾学手艺,只要考进皇家作坊或工部,大小也能混个官身。
民间自发的举措方便了作坊招工,朝廷兴建新作坊的消息一经传来,全国各地的工匠都往京城赶,还未开始招工就收到上千份自荐信。
黛玉两人找忠顺亲王和戚坊主商量,决定只要考核通过的工匠统统接收,他们消化不掉还有军械司的作坊,那边常期缺人,时不时就厚着脸皮来借用工匠,还不如一次性把那边补满,省得总耽误自家工时。
黛玉还提出一点,招进来的工匠来历出身必须调查清楚,之前虽回绝了倭国派来学习的使团,可不代表他们就会死心。
还有周边那么多对□□上邦虎视眈眈的宵小,万一让他们钻了空子,咬自家一口也是很疼的。
忠顺亲王深以为是,跟司徒澈联名上奏,请皇上派暗卫协助作坊的招工工作。
皇上比谁都清楚技术保密的重要性,派来五队共百名暗卫,领头的就是曾夜闯盐政府,差点被黛玉用银叉戳个窟窿的齐大人。
两个旧相识相视而笑,司徒澈没想到师姐连暗卫的人都认识,黛玉就把她跟齐大人相识的经过说了一遍。
听到师姐还会投掷暗器,回到山庄司徒澈就拉着她演练,黛玉笑着从衣襟里抽出一柄柳叶飞刀,抖手就把树上最红的石榴射了下来,司徒澈连呼精彩,闹着要跟黛玉学。
黛玉笑道,“直接学飞刀太难了,我让人把小时候用的弹弓找出来,你先学那个,等练到能百发百中,再练飞刀就快了。”
司徒澈惊叹道,“师姐到底还有多少绝活是我不知道的?”
黛玉好笑道,“小时候好奇心重,长辈的本事多少都学了些,你突然一问我还真想不出来了。”
司徒澈想到刚回来的刘凌,好奇道,“师姐也学过医术吗?”
黛玉点头,“肯定学过啊,简单把个脉还是可以的,针疚和用药就算了,反正我是不敢吃自己开的药。”
司徒澈大笑,“能诊脉已经很好了,我小时候也学过医术,一心巴望着或可久病成医,以后把自己医得壮壮的,结果汤头歌倒是背了不少,连基本的脉相都诊不出来。”
作坊招工有暗卫的协助,用时一个月就招收到七百名成手工匠,一千名新手工匠,以及工匠学徒两千名,其中女子占了七分之一,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黛玉用自己的眼光一一审查过所有人,并未发现任何一个眼神或肢体动作引起自身不适的,虽然她的眼光也不保证万无一失,但经过暗卫的双重审核,相信混进奸细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