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也是朝廷宣布政令和重要决策的时候,皇上登基未满三年,不好对太上皇的政令做出改动,只命白净一宣布了两件家事。
一是追封潜邸庶妃高氏秀竹为皇贵妃,将二皇子司徒澈重新记回生母名下。
二是立淑妃吴氏为后,等明年元皇后的祭日过后,再另行安排册封大典。
两道谕令过后,在场众人鸦雀无声,都用小眼神偷瞄两位皇子,以及林海和吴天佑。
太子神色如常,兄弟俩早就说开了,对小弟终于能记回生母名下只有替他高兴的。
司徒澈眼中含笑,他还是第一次知道娘亲的全名,难怪师姐那么喜欢竹子,两人果然有婆媳缘分。
林海也没什么表情,对众人看过来的眼神投以鄙视的目光,吴氏只能在皇子和后位中选一个,连翕儿都能想到的事,这些人竟是不明白的,蠢成这样还好意思当官。
吴天佑的脸色乍青乍白,想不明白他极力推动的事是怎么发展成这样的。
女儿确实如愿当上了皇后,手中最重要的筹码二皇子却没了,人家被记回生母名下,他想反对也找不到理由,可一个光杆皇后,当了又有什么用?
司徒澈的生母被追封为皇贵妃,之后还要迁棺进入皇陵,入宗人府名册,以及入宗祠。
他把这个差事揽下来,拉着黛玉亲自完成,入宗人府和宗祠很简单,两人到宗人府跑一趟就办妥了,还请了皇贵妃的牌位带回新府里供奉。
迁棺就要麻烦一些,要先请僧道开法会念经超度七日,再扶棺葬入皇陵。
因皇上登基不久,专属的陵寝刚开始建设,只能和元皇后的棺椁放在一起,占据太上皇陵寝的陪宫,等皇上的陵寝建成了还得再迁一次。
司徒澈给生母和嫡母都上了香,出来时长长叹了口气,拉着黛玉的手慢慢向皇陵外面走,轻声道,
“我出生时才四斤多,这么小的婴儿应该不至于导致生母难产而亡才对,因此我一直觉得是嫡母害死了娘亲,表面上再恭顺,心里都是恨她的。如今她们躺在了一起,也不知两人重新碰面会说些什么。”
黛玉帮他拢了下斗篷,才道,“善恶终有报,她害死了亲妹妹,自己也死在亲人手里,高家也再没了出头之日,他们的报应足以慰藉娘亲的在天之灵了,澈儿也要放宽心才是。
就是可惜打听不到外祖母的更多消息,连名字都是高家买来以后取的。”
司徒澈叹道,“只知道姓冷,是高家在长安府做官时买来的,以后我们去找找看,说不定能找到外祖母的族人。”
说到长安府,黛玉又想到了张金哥,这次再没有谁的小舅子敢招惹张家,她今年已经出嫁了,也不知嫁的人是否还是原著中那位痴情公子。
第223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皇陵离京城有五日路程, 为方便祭祖,一路上有按马匹脚程设的皇家驿馆,走这一路算不上辛苦。
沿途有小镇乡村掩映在苍松翠竹之间, 还有四个皇庄用于供给皇室, 回程时两人走走停停, 欣赏沿途风景, 经过小镇还会进去逛逛。
今年气候温暖, 快接近腊月了也算不上寒冷, 在一处皇庄休息时, 司徒澈听庄头说临近的小镇明天有早市, 就拉着黛玉赶了一回集, 买了两筐秋梨和柿子带回京城分与众人。
离京城还有一天路时, 北风突然强劲起来,随行护卫的禁卫军队长见要变天, 便请二皇子尽快赶回京城。
司徒澈也担心被大雪困在路上,很危险不说,还会让家人担心,命人快马加鞭只用半日就赶回了京城。
把黛玉送回家,司徒澈回到宫中,先去大明宫给太上皇和太后请安, 说了扶灵一路上的经过,陪两位老人吃过晚饭才回到东宫。
他洗漱过后又去向皇后请安, 吴皇后陪养多年的亲信都刷马桶去了, 她身边全是皇上的人, 睡觉拉屎都有人盯着, 对宫中诸事再无分毫掌控力,看到司徒澈前来请安, 才知道他回来了。
司徒澈打量着新皇后,她才登上后位没多久,本应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看起来却无端苍老了许多,再也不见往日的妩媚之态。
两人往日就无话可说,如今没了那层名分,只剩下皇后和皇子的关系,就更不知说什么好了。
司徒澈退出正殿时空中飘下了小雪,看着落在掌心顷刻既融的雪花,他突然生出父亲也会有第三任皇后的预感,就是不知第三个倒霉蛋是谁,她要是个拎不清的,说不定还会有第四任。
腊八当天,司徒澈亲自到林家送腊八粥,看到黛玉他感叹道,“师姐才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聪明人。”
黛玉被他没头没脑的话说得愣住,无奈道,“说什么疯话呢,你要是不急着回宫,就去那边给母亲上柱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