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又将周贵人封为梅妃,赞扬其意志坚定,强韧不屈。
周家出身清流,族中人才倍出,都是以功名入仕,在文人中极有声望。
皇上选周家姑娘为太子妃,除了补偿之意,也在对外传达他的想法,明示老牌勋贵在他这里已经不吃香了,想名利双收只有科举一途。
周家这段时间恨死承恩公家了,他们家不比老牌勋贵,在朝中根基浅薄,好不容易盼到个皇嗣,又被高家那群混账给弄没了。
他们原先还计划着要给周贵人争取更高的地位,没想到皇上会选自家姑娘当太子妃,全家的态度立马一百八十度大逆转,连高家都看顺眼了几分。
选定太子妃的旨意一出,周家大姑娘成了全京城的热门人物,大家不敢明着讨论,就想方设法要挖点独家猛料出来。
结果打听来打听去,竟没人知道周大姑娘长什么样,品行如何,有何专长,还是周家大少爷跟同窗吃醉了酒,无意间透露出周大姑娘写的诗,众人才知道太子妃还是个才女。
不过京中最不缺的就是才女了,老一辈的有四王八公和众勋贵家的姑娘,年轻一辈以二皇子妃为首,或诗词歌赋,或琴棋书画,众多大家闺秀各有所长,相比之下太子妃就略显普通了。
周家姑娘在德容妇工上并不出彩,连才情也一般般,这样的人被选为太子妃,让很多人都愤愤不平,只道周大姑娘运气好,否则太子妃怎么会落到她手上。
一时间京中才女全冒了出来,各类佳作频出,比文风鼎盛的江南还要热闹。
各家姑娘都憋着劲要跟周大姑娘一争高下,太子妃和一个侧妃位置被占去了不要紧,不是还有另一个侧妃和两个庶妃尚未确定人选么,只要能占上一个,早晚有压服太子妃的一天。
黛玉正忙着盖山庄的事,根本没时间理会京中的动向,还有穆月辉的肚子也要时时关注,如今都八月中旬了,她随时有卸货的可能,庞叔母已经住进了萧家,每日不错眼的盯着。
在九月一号这天,穆月辉顺利产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婴,一个四斤二两,一个三斤六两。
小家伙们长得虽小,哭声却很洪亮,在外面守着的人听到哭声都松了口气,只这个嗓门就知道准错不了。
就在同一天下午,福建传来捷报,海军利用自行船队打掉了在沿海作乱的倭国海盗团伙,缴获倭国海船十一艘,倭寇五百多人。
皇上大喜过望,这还是自行船自配装以来取得的第一个胜利,表弟的两个儿子都是福星啊。
他给两个孩子起名为萧开,萧胜,跟萧启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旗开得胜的意思。
黛玉回家吃晚膳时才知道皇上给两个侄子赐了名,她无语半晌才道,“父亲和儿子的名字能连起来用吗?”
司徒澈笑道,“在父亲眼中,表叔还是个孩子呢,他说能连就连呗,这点小事也没人反对,就这么着吧。”
黛玉瞪了他一眼,“你说的倒轻巧,我耳边现在还有月辉的惨叫声呢,怎么生孩子的就不是男人呢。”
司徒澈苦笑,“这又不是我能说了算的,男人虽不用生孩子,可养家上战场的都是我们,也没轻松到哪里去啊。
要不下辈子我们调过来,你当男我当女,你出去赚钱养家,我在家生娃做饭,听着好像也不错。”
黛玉啐道,“这辈子还不知怎么样呢,你就想预约下辈子了。”
司徒澈理所当然道,“当然了,不提前预约,下辈子你被别人抢走了可怎么办。”
第220章 第二百二十章
萧家两个团子的洗三宴只请了皇室宗亲前来观礼, 皇上和太子都出宫来看孩子,连德妃也跟了出来。
唐翠薇是生过孩子的人,对其中的凶险再了解不过, 听说穆月辉怀的是双胎就一直悬着心, 哪怕有违宫规也要请求皇上带她出来, 亲眼看到好友无恙才能安心。
皇上早知道几个姑娘打小感情就好, 德妃又一向娴淑安静, 从未有事求到他这里, 悄悄出个宫又不是大事, 因此连犹豫都没有就答应下来。
四姐妹重新聚首, 看着彼此心中百感交集, 唐翠薇在宫中谨言慎行, 不敢稍越雷池一步,哪怕经常与三个姐妹碰面, 也是各自恪守本分不敢多说一句。
好不容易能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她拉着三个妹妹不停嘱咐,尤其让黛玉小心吴家。
吴淑妃对皇后之位势在必得,据说吴家已经联合了十几家要员,打算在年后就奏请皇上册立新后,宫中数淑妃资格最老, 位份最高,又有皇子傍身, 宫中外界对她的呼声也是最高的。
黛玉还真没听爹爹和司徒澈说过立新后的事, 以他们对皇上的了解, 想必是认定皇上决不可能再弄个嫡子出来, 才会提也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