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录让她有了更多的灵感与情感抒发, 以前和小梅通信时,总是她说得比较多,有时候除了回复她的题目,她好像很少有其他有趣的事情写上去,而现在她似乎有了更多想说的话,不止学习,还有生活中有趣的画面。
最近语文课同桌之间交换作文阅读, 唐婷婷都说她进步了很多, 写的东西有真实感了。
“总算没有白费,我这一个多月经常抽空练呢。”
李清书趁着有空, 对她说请求道:“你再给我抽背一会儿政治呗。”
“可以,那你得帮我抽背生物。”
“没问题。”
两人互相抽背着对方的弱势科目的知识点,也能查漏补缺不少。
晚上李清书回家,李妈看到她这几天都回来的晚,就对李爸说道:“这几天去接下孩子吧,我看她晚自习回来越来越晚了,估计是忙着复习,没注意时间。”
“行,我看咱们最好给青青买块手表,平常戴着她看时间也方便,我看城里孩子好多都有。”
“咱过年前再攒攒,争取让她下学期就用上。”
“嗯,得挑块好点的,用得久。”李爸一边擦脚一边说道。
周六下午现在也不放假了,老师们会给学生补课,周日休息,但是天气冷了,越来越多的同学都留在学校不回去,干脆就在教室复习。
江黎自从上次在图书馆碰到过李清书一回,后面就很少遇见了,仅有的两次都是在数学办公室,眼神对上了就互相点个头打个招呼,没碰上的时候就假装不认识,所以他们其实没有说过一次话。
不止怎地,李清书从来没有碰上江黎的班主任叫他的名字,所以她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是65班的数学课代表,而江黎似乎也看出来了,毕竟他在班级里除了成绩其他都很低调,没有出名到别人特地问他的名字。
这天,他们俩都在办公室,林老师和程老师正好在讨论一道题目,看到他们抱着作业前后脚都到了。
“让他们俩也看看吧,程老师。”林老师提议道。
程老师当然同意了,她原本就想给李清书做做,看看学生能不能适应这样的题目。
林老师给两个人递了笔和纸,说道:“你们俩就在这儿做一下,不用算出具体的结果,只写写大概的思路。”
办公室有一个很小的桌子,他俩过去坐下后把题目放在中间,都看得到。
江黎看着题目很快就有了思路,准备下笔,看到李清书还盯着题目,像是在思考。
说不清为什么,他不自觉地将对方放在了自己的能力之上,认为她这样的思考是对的,或许得多想想再下笔。
李清书没有注意到江黎的目光,她只是在想题目中给的条件有什么关联,能怎么用。
最后,两人一个画了图,一个没画图,按照思路都是可行的。
“都可以,不过清书这么做关系就一目了然了,江黎的也不错,运算的时候也不复杂。”程老师看着两人的答案说道。
“嗯,回头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们都做做。”林老师显然很满意两个课代表对题目的反应。
程老师把纸还给他们,“你们互相看看对方的方法。”
两人默不作声地交换答案,李清书第一眼注意到还是他的解题过程,虽说计算时间肯定比她的方法长,但是中间好几个地方都巧妙地用了更简单的运算,能够简便很多。
江黎看到李清书画的图,心里的第一感受就是:太巧妙了,原来把看起来没有关系的条件都画在图上,能看出隐藏的联系。
“给,你的方法很好。”两人居然异口同声地称赞对方。
江黎有点不好意思,没想到自己就用了几步简便的运算,还被夸奖,不过当着老师们的面没有说什么。
“好了,快回去上课吧。”
两人又前后脚地出去,李清书走在前面,江黎在她后面几步。
江黎还在想着刚刚那道题目,前面的女生突然回过头来不确定地问道:“你是江黎?”
刚刚还流畅思考的脑子不知怎么就有些僵硬了,生硬地回答:“是,我叫江黎。”
“哦哦,原来是你啊。”李清书也是刚刚突然想起65班的老师好像是这么叫他的,才恍然发觉他就是江黎。
后面两人就没说话了,都赶着回教室复习呢,没有功夫闲聊。
李清书回到教室后把数学题抄在了黑板上,让同学们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