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高雪萍的钱,剩下的那点小缺口?就补起了,但陆柚和高晋年没想到是有这种想法的可?不?止大妹妹一个。
就连在上大学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很少回家的高雪婷也拿出了这些年自?己的存折,里面是她从小到大攒的零花钱、压岁钱、兼职的工资以及奖学金,虽然比起已经有自?己事业的姐姐不?算多,但也足够傲视相当多一部分的同龄人了。
曾经的小姑娘已经长成?了大姑娘,虽然现在还是在校大学生,但是她已经在大二的时候就提前获得了一位老教授的青睐,破格被安排进了老教师的研究小组。 而老教授其实就是她所在学院的院长,不?仅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现在手头上的课题据说是属于国家机密类型的。
也正是因为涉及到这种情况,所以高雪婷刚开始进入小组还是个小学徒时,陆柚和高晋年他们还能在放假的时候时不?时见到妹妹,等到高雪婷后面越来越上进,研究得越来越深入,在小组里的位置越来越往核心?靠拢,陆柚他们看?到高雪婷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甚至后面哪怕是节假日别的大学生都呼朋唤友去玩耍去享受青春,高雪婷也只有给家人们带来一句“抱歉,这段时间比较忙,等我忙完了再回家”这样的话。
就连给陆柚和高晋年他们在首都买四合院筹钱这件事也是高雪萍专门去她所在的大学找她的师姐转告的,而高雪婷做的就是再让她的师姐转告给自?家亲姐她在家放存折的位置和存折取钱密码。
高雪婷是遵循了保密原则,绝口?不?提她在忙碌些什么,但陆柚毕竟是经过几十年后的信息轰炸,再联想到高雪婷报考的大学和专业,以及她跟着的那位院长擅长的领域,心?里估摸着高雪婷在研究的课题估计和飞机有关。
再大胆设想一下,很大可?能不?是民用飞机,或许是战斗机……
嘶——
这个念头刚在脑海里出现的时候,陆柚就倒吸了一口?冷气,同时心?里也涌现出一股热意——毕竟哪个人不?希望自?己的祖国变得强大呢?而若祖国的强大有自?己家人的一份力,这份与有荣焉的情绪也是让人激动不?已的了。
只是一切还是陆柚的猜测,且他暂时还不?能也不?敢去和高雪婷求证。
不?过,对比曾经[梦境]中?为了钱财偷渡去香江,而后一步步沦陷陷入歧途,最后成?为别人“升级”垫脚石的恶毒女配,无论现在高雪婷是在忙碌些什么,肯定都要光明坦途得多。
因为每次高雪婷回来,哪怕是只有一两天的假期,哪怕回来的时候面容总是带着疲惫,可?那双眼睛是非常明亮的——是那种闪烁着希望和理?想的光芒。
第144章 1993-1
时?间如白驹过隙。
转眼间八十年代结束, 国人迈入了日新月异的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也无愧后世[一个充满活力和变革的时期]的评价,在1992年,羊城在全国率先开放粮价。
不等人们唏嘘、感慨, 临安、鹏城、申城等六七个省市也都宣布粮食购销价格全面放开,取消粮票。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人们只需要拿钱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粮食, 拿多少钱卖多少钱,而?不会再被粮票的数额所限制。
消息传回其他省市, 自然也是引起了民?众的sao动。
但大家的反应却?不一而?足。
有的着急忙慌,觉得自家手里的粮票顿时?不值钱了;
有些则是眼睛一亮觉得这个时?候可以趁机打个差价;
还有的则是不动如山觉得那些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可以这么搞, 他们这些小地方还远着呢,这些“先进”的政策影响不到?这里来……
但无论?如何, 还是有一些坐不住的人听?到?这点风吹草动就开始脱手存着的各种票据, 而?安胜则是第二种和第三种人的结合,趁机压价便宜收了一些。
至于钱……
也幸亏安胜现在是领导层了, 工资还是有的,再有父母和岳父岳母的支持, 去年也磕磕绊绊把那些窟窿给补上了。
说起来安胜对自己那岳父岳母还挺不满的——当?初出事了他隔得远也就算了,消息不灵通, 他们俩就在西城本地, 咋也跟又聋又瞎似的?
等到?政策一刀切了, 安胜再听?到?消息赶过去的时?候,连口尾巴汤都喝不着了。
所以安胜和孟娇一致觉得, 他们的欠款也有这俩老的一部分责任。
关键是那俩还哭穷呢, 说是他们在兰花里面也折了棺材板什么什么的。
但安胜觉得,他们一日三餐都有食堂包了, 房子衣服都有,实?在是没什么其他多需要钱的地方了。
说个不好听?的,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有多久的活头??等到?百年之后他们的还不是留给后代的?而?他们俩的后代养大了的也就孟娇一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