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村的祭祖是这样的,将丰盛的菜肴摆好了之后,再在方桌四方每边摆上两副碗筷一共八套餐具,每个碗里大?概就一汤勺的饭,然?后用调羹倒上一调羹的白酒(这也是这两年高?家祖宗们才有的待遇,毕竟以前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喝酒了),然?后由现在当?家的高?晋年和?陆柚站在饭桌下方,对?着空着的上桌方位念叨招呼已经去世的先人们来先“吃”一顿。
一般都?是父辈爷爷辈的会?念叨得清楚一些,再往前一点的祖宗就直接以“先人”一言以概之了。
毕竟他们都?是平头小老百姓,落霞村又?没有什么族谱的讲究,可不知道再往前的祖宗们姓甚名谁了。
主打一个心意到了就行。
整个过程其实也就三?五分钟,然?后就是小孩子和?大?人们都?期待的大?快朵颐的时刻。
那些祭祖的米饭和?酒当?然?也不能?浪费,基本上都?是会?有当?家的吃掉——比如在这个家里就是陆柚和?高?晋年——用老一辈的说法,小辈的比如桃子梨子小哥俩还不能?吃这种先人“吃”过的饭,是会?被认为“不敬”。
不过小兄弟俩才不在意什么先人饭呢,他们去吃锅里刚舀出来的热气?腾腾的饭可不比这已经摆放了一阵子只剩下一点温凉的饭更好?
更何况,年夜饭桌子上那么多好吃的肉肉,再好吃的米饭都?要排到一射之地去啦!
第125章 1983-6
按照高晋年的想法, 再忙也得好好过日子,所以哪怕现在忙得分/身乏术,他也不打算敷衍年夜饭。
腊肉香肠是本地年夜饭的传统的开席菜。
在澜江县人心?目中, 离开了香肠腊肉,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年夜饭,除非是穷困得揭不开锅了,否则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弄点腊肉香肠摆上桌——一片两片不嫌少, 两碗三盘不嫌多。
酥肉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一般在除夕前?两天就会开炸,不同于陆柚几十年后在火锅店吃的那种用纯瘦肉, 这会儿的人对肥肉更加偏爱。
陆柚他们则是选择的五花肉,敲进去一个鸡蛋和少量白酒以及少许几粒花椒与湿红苕粉搅拌均匀, 如此不仅可以祛除猪肉的腥气?还可以使得酥肉在炸制过程中变得蓬松酥脆。
以前?家?里都是炸好了留作年夜饭和年后走亲戚待客时才吃得上酥肉——奢侈点的就重新烧油加热吃个酥脆,但?因为?油也是定?量的所以二次加工酥肉的时候更多的都会选择加水煮汤。
因为?酥肉是用红苕粉炸的, 所以煮汤之后外面的面衣会变得非常软滑柔嫩, 别具一番特色,配上鲜嫩清香的豌豆颠, 那是端上来就会被瓜分干净的佳肴。
鸡鸭更是团年饭必备,因为?鸡鸭的做法很多而且年夜饭的做法不限, 高晋年又是个会做菜的,所以每年年夜饭的时候这道?菜的做法都不尽相同——白果炖鸡、辣子鸡、凉拌鸡、魔芋烧鸭、香酥鸭……
除了鸡鸭以外, 鱼在高家?也是差不多的[待遇], 毕竟代?表着[年年有余], 也是团圆饭上不可缺少的一份子。
有条件会去买鱼,没?条件的就创造条件去河里或者?堰塘去钓鱼、抓鱼——一般这些鱼都还是公家?的, 私人捕捞还会被教育和处罚, 不过如果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要不是大白天且大张旗鼓, 然后抓的是那种不超过巴掌大的鲫鱼瓜子,大家?也都会考虑到过年的份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拜高晋年身兼多职的好处,高家?倒没?有差到年夜饭只能去摸鲫鱼瓜子的地步,而鱼在高晋年的手里每年都有新口?味——豆瓣鱼、藿香鱼、酸菜鱼、红烧鱼……
不过今年的鱼就是高佑涛和高佑黎小兄弟俩齐心?协力做的清蒸鱼——虽然调味料都是陆柚他们这些大人在旁边盯着,小哥俩主要负责把料撒上去,端鱼上灶然后看火,但?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一道?“大菜”了。
之所以今年的[年年有余]是由兄弟俩做的,也是陆柚的提议。
毕竟家?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并且经济条件好了之后烧的菜种类份量也越来越多,总是让高晋年一个人当主力,他还是会心?疼的。
虽然陆柚嘴上没?有明说,但?他这一提议,在场的人懂得都懂。
不过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了,高晋年和陆柚又是名正言顺的,这几年俩人的默契和感情?大家?都看在眼里,都没?有调侃什?么,而是很理解地表示既然是团圆饭那的确是应该每个人都拿出?一道?拿手菜大显身手一番的。
高佑涛高佑黎两个小朋友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并且就连高佑黎都不是小孩子(小家?伙觉得自己从学前?班毕业变成小学生后就是长大了),所以也要硬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