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崽家长永不认输(266)

根本?没啥好犹豫的,当天下午高?爱国的岳母就笑容满面地收拾包袱坐在自行车后面来了。

来到落霞村之后,高?爱国的岳母就后悔了——不为?别的,她觉得自家女儿因?为?生孩子而错过了下饭酱小作坊的工作实在是太?可惜了!

老太?太?也是个很有眼色也很有盘算的,她见因?为?少了自家女儿忙得团团转的小作坊,先私底下找了女儿问情况,然后觉得有五六分?把?握后就问了问小两口——这下饭酱的生意很红火啊,看样子还要进一步扩大,到时候如果要找人手?的话,能不能给她大女儿也留个缺?

说实话,高?爱国的妻子不是不心动的,她也心疼她大姐一个人拉扯外甥,但这事儿可不是她说了能算。更何况小作坊又不是他家的,她婆婆也只是个帮工的,她还真不好意思开口。

高?爱国也知道?自家媳妇的心思,可惜他也是个笨嘴拙舌的,媳妇儿又警告他不许贸贸然就去?问,所以他就只能憋在心里。

这会儿听到陆柚主动开口说招工,可算是找到了渠道?,竹筒倒豆子一样全?说了。

XXX

桂芬婶也不知道?自家亲家母居然打了这样的心思,自家大儿子大儿媳妇还瞒着自己——但她只是气一会儿就丢开了,毕竟就像大儿子说的,他们也只是等到陆柚这边开口说要招人才凑上来问行不行,可不是像之前那些没皮没脸的就想直接让陆柚他们给安排个工作,还得是能赚很多钱的那种。

更何况,儿媳妇的姐姐春燕的情况,桂芬婶也有几分?了解。

“那也是个可怜人,春燕当姑娘的时候也是个能干的,长得也乖,所以不少同?村的外村的年轻人都喜欢,但最后她却嫁给了在他们村子里下乡的一个知青,”大概是意识到自己语气里鄙夷太?重担心陆柚误会,桂芬婶赶忙解释说,“我不是针对知青哈,像是小陆你就是个能干的好知青,咱们落霞村的知青大部分?也都是个好的。”

陆柚:“哪个群体都有好也都有坏,我懂的。”如果不是他重生过来了,他也差点变成不是好东西的那类人呢。

“那个知青比起小陆你可差远了,”桂芬婶不好说太?多,“明明都和春燕都生了娃了,结果最后考上大学却抛弃了他们母子,春燕去?找他,结果却发现他和大学女同?学勾勾搭搭——那个大学女同?学也不是个好的,春燕都找过去?了,还抓着男人不放,说什么?没领证就是没结婚,而且女的家里似乎有点背景,所以最后春燕什么?都没捞到只能回村里了。”

第120章 1983-1

像是陆柚这样在村子里招工扩建小作坊的行为, 放在全国范围内,还算不上首例。

就算他现在拥有了未来几十年后?的前世?记忆,但国人在敢于争先这方面, 一向是人才?辈出的。

尤其是在东部和南方的沿海地区,在八十年代初有不少乡土工厂展现出它们那超乎寻常的生命力——那些民间的小五金、小化工、小塑料、小纺织、小冶炼、小加工,如同野草一般蓬勃,也如同野草一般春风吹又生。

在陆柚他们的澜江县满打满算的个体户还不到二十个——其中还包括了陆柚和高?雪萍两个——大部分还侧重在缝纫、餐饮等方面的时候, 远在千里之外的鹿城的个体工商户已经超过了三千个。

不仅如此,那边都已经发展出一些比较有规模的专业制造作坊, 那些制造作坊里可都是一些专业师傅,不管他们是因为何种原因离开国营工厂, 总之有了他们的技术注入,那些作坊制造出来的产品质量与当?时国营工厂生产出来的也不相上下。

最?重要的是, 这些还不用票只用钱就可以买到, 并且钱还比去国营工厂购买要少。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对于物资紧缺的当?下, 只要能用、只要好用,是不是从?国营工厂的“正品”真的不重要, 一点也不重要。

所以这些民营作坊一路向好,并且往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

就算没?有一技之长也没?关系。

还有一些亲戚朋友不少在建国前立乡成?为了侨民, 后?来建国之后?交通、经济等方面恢复了沟通, 这些在国内的本地人就会经常收到来自海外亲友的财物——通常都是现阶段在国内没?有或者很难买到的一些“高?级货”。

正所谓“穷则思?变, 差则思?勤,富则思?远”, 最?开始只是自己用自己炫耀, 但在商品短缺的年代,一部分脑子灵活的人就从?中嗅到了商机——将省下来的财物摆到集市上去卖, 卖成?钱或者换成?自己需要的更实惠的东西。

最?开始只是受限于“计划”时期,只有少部分胆子特?别?大的私底下偷偷摸摸地做着这些事,等这会儿逐渐放开了,更有政府发出了《通告》之后?,环境就变得宽松了许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