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南嘉死死抓着祖父的衣服不松手,扶苏没能把人弄出来。
两个加起来不超过五岁的幼稚崽较了好半天的劲,看得公子高眼皮直跳。他用眼神询问父亲该如何是好,始皇倒是很淡定,就这么看着他们玩闹。
午休的时间有限,南嘉也没办法一直缠着祖父。公子高看时间差不多了,赶紧把孩子抱走,免得耽误了父亲的正事。
始皇见爱子还在生闷气,有些好笑。
“你和弟妹们吃醋也就罢了,怎么连晚辈的醋都吃?”
扶苏翻着奏折不说话,还要抽空去瞪中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的蠢儿子。
桥松这小子真是要用他的时候一点都靠不住,要是他在场的话,不就可以把堂弟领走了吗?
小孩子就该跟小孩子玩,不要总是缠着祖父。
桥松就是因为不想带小孩才躲出去的。
他都十四岁了,和两岁多的小崽子有什么共同话题?
可被父亲瞪着也不是个办法。
桥松眼珠子一转:
“父亲,南嘉一定是因为没有同龄的玩伴才经常来打扰您和祖父的。三叔都这么大了居然还不成亲,您不如多催催他。”
还有其他的长辈,他们早点成亲,多生几个崽子。这样小孩和小孩玩到了一起,就没兴趣找大人了。
最重要的是,人家小孩有同龄的兄弟姐妹在,也就用不着他个年长十多岁的大兄去浪费时间陪孩子玩了。
扶苏冷笑一声:
“到时候就是一群小崽子跟你抢祖父了。”
桥松:……
好像是这个道理?
桥松立刻改变了口风:
“三叔不成亲也挺好的,现在这样多自在啊。南嘉缺玩伴倒不是什么大问题,臣子家中总有适龄的孩童,可以给他伴读。”
始皇帝听着他们父子俩一唱一和,好笑不已。
他打断了二人的密谋:
“行了,你们两个一点当长者的样子都没有,说出去叫人笑话。朕寻常忙得很,哪有时间频繁见孙辈?也值得你们斤斤计较。”
父子俩都没说话,却隔着始皇对视一眼,不知道在打什么小算盘。
始皇帝只当没看见。
孙辈再可爱,也是隔了一辈的,还不是太子的孩子。始皇和这些儿女相处都不多,实在很难对孙辈再产生多少感情。
实际上上辈子扶苏那么多孩子,能频繁见到始皇帝的也只有桥松一个。
可桥松和他爹不一样,不是个爱撒娇的粘人精。他稳重懂事,于是就理所当然地和祖父失了点亲近。
像始皇帝这样的长辈,你不主动去黏他,是很难建立深厚感情的。
扶苏深谙此道。
更何况长辈总会偏心体弱的那个,太子的病几乎占去了始皇全部的心神。以前他还会抽空关心一下别的儿女孙辈,到后来空闲时间全扑在长子身上了。
扶苏就喜欢父亲只关心他一个,所以南嘉这么久没进宫来,他提都不提。
他不提醒,始皇一时也想不起来自己还有这么个孙子。要不是李姻觉得这样不孝,让丈夫去给陛下请安的时候把孩子带上,小孩还要继续被遗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扶苏是个相当看人下菜碟的家伙。
他知道父亲在意所有儿女,因此哪怕不高兴,也会偶尔提一提弟妹们的事情。轮到晚辈了,觑着父亲对孙辈并不是很上心的样子,就乐得淡化他们的存在感。
桥松早就看透了他爹。
虽然对亲爹这种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嗤之以鼻,可这也不妨碍桥松跟着学。
某些人嘴上说着嫌弃亲爹不好,不能学他。实际上当真行动的时候,还不是哪个好用学哪个。
扶苏用眼神谴责儿子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桥松理直气壮回瞪,表示是你自己说的当皇帝要足够无耻。
太子和太孙这样的眼神交锋已经寻常到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了,几乎每日都要来一回,就连史官都懒得抬头吃瓜。
始皇帝自然是习惯性忽略。
他自顾自地提起另一个话题:
“扶苏,你侄子年纪小骨头软,你以后不要故意弄得他摔倒。要是摔出个好歹来,如何跟你二弟交代?”
扶苏回神,辩解道:
“小孩子本来就会经常摔跤,哪里有这么严重?”
始皇瞥他一眼:
“他自己摔的和你弄倒的怎么能一样?关心则乱,倘若孩子摔跤后当真出了问题,哪怕与摔跤无关,你恐怕也要遭到弟妹们的埋怨。”
不管会不会出事,都不该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又不是你自己生的。
始皇当过爹很明白这个道理,别说孩子受没受伤了,哪怕只是看见旁人不小心推倒了扶苏,他都会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