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499)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臣子们没有着急提建议,而是询问王上怎么没来。他们听从太子的召集过来,原以为太子是替王上召人的。

倘若只是太子召人的话,有些臣子就有点担忧了。这么多重臣和太子私会,王上会不会多想啊?

当然,他们是百分百信任王上和太子的父子感情的。只不过有些事情该注意的还是得注意,不然时间长了、次数多了,总会消磨干净的。

有些父子就是这样,一开始感情亲密。但是太子仗着宠爱屡屡越阶之后,当爹的父爱就淡了,取而代之的是身为君王的多疑和忌惮。

众人对如今的太子还是很满意的,并不想看到他们父子反目。

而且,王上万一当真生气了,不仅太子要倒霉,他们这些和太子私会的臣子也要倒霉。甚至太子好歹是亲儿子,臣子只会比太子下场更惨,没人想遭受无妄之灾。

扶苏:……

扶苏见这群人一个两个都操心得不行,只好示意他们去看隔壁。

父亲就在里屋处理奏折,跟这里隔着薄薄的屏风,说什么都听得见,不算私会。

臣子们这才松口气。

秦王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

“寡人准了你们与太子私会,日后不必再如此惶恐。”

臣子这才想起,方才他们追问时没有压低声音,都被王上听去了。

这就有些尴尬了。

扶苏体贴地转移话题,将方才的事情又问了一遍。

隗状赶忙顺着台阶下了:

“殿下顾虑得对,光靠价格奢侈的物品只怕很难达成目的。为今之计,只能想办法逼得那些贵族不得不花钱。”

寻常奢侈品属于贵族想不想买,而不是不想买也得买。如果能找到一些东西逼迫贵族必须购买,那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可是,要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在场的臣子有不少其实也出身贵族,哪怕不是大贵族,如今随着他们官居高位,也阔气了起来。

解决办法不是不能提出,而是提出后太得罪人了。倘若只是自己私底下和太子提议也就罢了,现在这么多同僚在场,谁敢开这个口?

扶苏看出了他们的顾虑:

“诸位爱卿不必多虑,这招自然是不会用在秦人身上的。”

他的目的是削弱地方上的豪强,谁没事去削自己人。就算要削,也得等外部矛盾解决之后。

臣子们也没说信不信,但有了这个遮羞布,大家确实可以畅所欲言了。

王绾就说:

“贵族间多有攀比,若是谁用了蜀锦,旁人家就也要有蜀锦制品。谁用了西域来的香料,那旁人家也不能没见识过。”

这不仅是贵族要面子的缘故,还关系到一个阶级划分的问题。

买得起用得起这样昂贵的东西,代表着你家财力和权利都很可观。尤其是一些需要掌权才能弄到的好东西,更是身份的象征。

贵族家族之间的交往,是要评估对方实力的。门当户对才好常来常往,谁也不乐意天天扶贫。

怎么看一个家族有没有走向衰落、应该早点和对方淡掉往来?怎么看一个家族是不是即将高升、应该抓紧时间培养感情?

不是光看他们家做官的人官职是否要变动的,很多时候那些事都没有明显的迹象,只能从一些细枝末节来揣度。

《红楼梦》贾元春风光回家省亲的时候,贾家看似盛极一时,其实中间隐藏了贾家衰落的迹象。

一个家族是否大厦将倾,并不只看他们前朝后宫的风光。

史官也难得开口附和了一句:

“旁人家用得起西域最新来的好物,你家用不起,人家就会觉得你家落魄了,渐渐便不和你家来往。”

那么为了维持住自家的体面,将之前的关系也维系住,这家就必须咬牙花钱去紧追潮流。哪怕西域商人给出更高的价钱摆明了要宰你,你也只能接受。

史家对此深有感触。

之前史家只是干着普通史官的活,没什么存在感,远不如旁的臣子在王上跟前有脸面。咸阳城中的贵族们就不是很把史家放在眼里,顶多不得罪。

可是自从史官的能力得到秦王认可后,尤其是史官和太子结成看热闹的同盟后,有什么好东西太子都会第一时间赏他一份。

这个待遇和许多重臣是差不多的,史家一下子就炙手可热了起来。

不是因为太子赏赐他的这个行为,史家低调,从不出去炫耀受宠。

只是史家的新奇好物多了,总会被旁人看见一两样,大家渐渐就意识到史家不再是那个小透明史家了。

咸阳城里有多少贵族能用得起大块的琉璃窗呢?听闻宫中许多偏僻的宫室还在排队等着换窗,等宫里换完了才有多余的往外售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