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386)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同僚见他们不明所以,比他们还要诧异:

“不是公主那边先传出这个说法的吗?怎么公子您却不知?”

三位公子:……

“啊,这个、这个可能是因为长姐比我们更受父亲看重吧。长姐知道了什么都会告诉其余姐妹的,可我们和长姐的关系其实不太好。”

同僚这才恍然。

下职之后,三人悄悄议论起来。

难道胡姬真的是因为勾结六国余孽才被处决的?那胡亥被过继,该不会是父亲发现了这件事,再加上胡亥有野心,干脆一起处置了?

三人摸不着头脑,也没法确定哪个说辞才是真的。

最终他们决定不想了。

管它是为什么呢,现在这个传闻既然没有被父亲禁止,那就当它是真相好了。

咸阳城里各种流言沸沸扬扬,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里头都没太子扶苏什么事。

老秦人们对各种稀奇古怪的猜测津津乐道,认为单纯的“公子胡亥夺嫡失败”没什么意思,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

被秦王委派去管控舆论的蒙毅擦了把头上的冷汗,觉得之前认定这个活不难的自己实在太单纯了。

幸好有阴嫚公主帮忙推波助澜,太子殿下也安排了他手下的熟练工出手辅助。

说起来太子怎么这么擅长这种东西?

宫中。

胡姬死后秦王政和扶苏再没提过相关的人和事,默契地选择当他们不曾存在过。

父亲私下里为自己做的事情,扶苏自然是看在眼里的。这些感动无需说出口,默默记下就是了。

局势重新恢复平静,只余水面下暗流涌动。胡家的人被不着痕迹地一一替换,因为勾结乱党的流言传播极广,胡家有苦难言。

他们没办法跟王上说自家是无辜的,胡家自己也不清楚胡姬是不是当真做过这种事情。

谁让胡姬一向任性,又自负自己有点小聪明,一时糊涂与虎谋皮也是有可能的。

倘若六国余孽承诺帮胡姬的儿子上位,只要胡亥继位后放过六国王侯贵族,任由六国复国,说不准短视的胡姬真的会答应呢。

胡家只能吞下苦果,眼睁睁看着自家在朝中的势力不断缩水。

这其中少不了旁人的落井下石。

官位就那么多,能挪一个出来是一个。小官也不嫌弃,各家都多的是子弟还没个官身呢。

除却被罢官的胡家人之外,更多的是作奸犯科被治罪的。

王上是真的狠啊。

不管你们胡家的旁人有没有牵扯进来,他一个都不想放过。

偏偏人家治罪的原因合情合理,不是说你家受到了外嫁女的牵连,毕竟胡姬勾结六国余孽这件事没有证据。他说的是你家这个谁谁谁触犯了秦律,我们按律惩处。

自己不干净能怪得了谁呢?

胡家旁支觉得他们真是倒了大霉,胡姬生下公子的好处没享到,治罪的时候倒是逃不掉。

不过古代一向如此。

自周文王起,夷三族这样牵连甚广的制度就出现了。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从商鞅变法开始的,起源和持续的时间还要更长。

秦王政好歹没有直接下旨夷族,没有犯过罪的人顶多就是丢官降职。等时间长了,或许还有起复的机会。

太孙桥松在面对父亲偶尔的抽查时,就问了一个问题。

“胡家人作奸犯科已经许久了,为何之前一直没有处置他们呢?”

桥松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律法为重,秦律是秦国的根基,必须严格执行。所以他觉得犯罪者都不可姑息,那些全是国之蛀虫。

昌平君的党羽也是后来集中处置的,在此之前大家都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秦不是以法治国吗?为什么现在看来仿佛律法只是个笑话?

昌平君那个他还能理解。

因为昌平君势大,要考虑到楚国那边的态度。非得等到昌平君失势的时候,才能彻底翻脸。

可是胡家又不是昌平君,他们很容易就能被秦王捏死了啊。

扶苏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你祖父不是处置不了胡家,而是像胡家这样的贵族太多了。”

哪家没有几个不肖子孙呢,胡家只是千千万万个大秦贵族之一罢了。如果非要严格按照律法来,那谁都逃不过去。

届时大秦贵族全军覆没,朝中人心惶惶,国家机器还怎么继续运行?

想要完全按律行事,设想是好的,但也得考虑到实际情况。这不是一两代人能做到的,得慢慢地扭转朝中风气。

所以秦王选择了借机发难。

没有借口的时候,不会严格地抓捕那些贵族罪犯,除非对方做的事超过了一个度。而一旦给他找到针对全族的借口,就能光明正大地把这个家族从上到下筛一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