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很现实的人,变了的又不是自己儿子,能给大秦带来好处的那就是众望所归的好太子。揭穿此事只会让所有人都下不来台,还会显得王上是个为了国家利益连亲儿子的死活都不顾的冷血动物。
不过就蒙毅观察,太子应该没有换人。妖孽设想纯属无稽之谈,若说太子梦中被先祖点醒了还更合理一些。
事实上,如今朝中针对此事基本就两个看法。
一种是觉得太子那次禁足病重,病好后大彻大悟。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别的国家在历史上也有先例。
另一种就是太子可能有什么仙缘,不拘是先祖显灵还是神仙抚顶,反正太子他清醒了。这种事情在传说故事里也经常出现,说不准真有呢。
哪家妖孽会跑来帮你治国啊,不都是祸乱朝纲的吗?
胡姬就纯属污蔑。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话说出来,那就是大逆不道。听了这话的臣子很可能会被君王处决掉,因为王上必须要保证太子的名誉不会受损。
好在殿中只有他蒙毅一人,蒙毅自认为自己不至于沦落到这个境地。太子也发话赦免他了,他的小命还是很稳的。
角落里的史官缓缓伸出了手——不,这里还有一个倒霉鬼,天、要、亡、他!
殿中没人开口,史官瑟瑟发抖,根本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他恨不得所有人都忘记他的存在,永远不要想起来。
也没人告诉他太子性情大变过啊?这到底是真是假?别是真的吧?
史官疯狂祈祷胡姬只是造谣,这样他小命就保住了。
上首的秦王仍然没有开口。
他知道扶苏的转变总会被有心人发现,但当真听到有人说他儿子是妖孽时,还是怒不可遏。
胡姬从现在起在他眼里已经是个死人了,可怎么处置这个死人才不会牵连太子,还需要他仔细斟酌。
许久之后,秦王才缓缓开口:
“将罪人胡姬押回宫中,她的那些侍者也一并看押起来。”
他得派人去查证一番,看看胡姬有没有同身边人说起过类似的言论。
任何一丝风险都不能放过,以免这种说辞被六国余孽利用,逼迫他处死太子。
蒙毅连忙应下,正要将人拖下去,一抬头忽然对上了史官惊恐的目光。
蒙毅:……
史官:……
察觉到不对的秦王和太子也看了过来。
史官:好的,我没了。
第87章 龙之逆鳞
史官总在不该被发现的时候,出现在蒙毅的视线里。上次是这样,这次也是这样。
史官:我可能和蒙卿八字不合。
史官哀怨地看向蒙毅,心道咱俩无冤无仇,你就不能装作没看见我吗?
蒙毅对此表示十分抱歉。
但此次事关重大,不像上回那样可以蒙混过关。思来想去,也只能对不起史官了。
他告了声罪,干脆利落地打晕了胡姬,而后三两步走向史官的位置。
押送胡姬回宫看管的事情他不放心交给旁人去做,哪怕是心腹也不行。胡姬那番言论决不能再被更多的人听见,所以这会儿不能把她交给旁人看管。
分身乏术的蒙毅除了打晕对方,也没别的选择。
史官见他靠近,悲愤极了,却不敢逃。
这就要杀人灭口了吗?蒙卿你好狠的心!就不能让他再向王上表表忠心,保证绝对不往外乱说?!
然而蒙毅只是走到史官面前,拿起了他面前写了文字的纸张。一目十行看完,松了口气。
蒙毅转身走向上首,将东西奉上:
“王上,都在这里了。”
秦王政接过仔细看完。
上面的记载自从胡姬入殿之后,就只写了一句“胡姬言语无状,污蔑太子”,并没有详细记录胡姬说了什么,紧跟着就是一句“王震怒,将之关押”。
史官是懂避重就轻的。
秦王政满意地颔首:
“史爱卿有心了。”
是的,史官他姓史来着。
就像有的人家世代承袭司马这个官职,于是干脆改姓氏为司马一样。史官他的家族也是世代给秦国王室当史官的,所以现在他们家的姓氏是这个。
但他只是姓史,不名官,大名也不叫史官。
不过无所谓,没有人去记他的名字。大家喊他都是“那个史官”、“跟着王上的史官”或者“老史”。
以往史官都没什么存在感,所以就连秦王也不会特意叫他。这还是他第一次听王上喊他“爱卿”,这个称呼可真叫人感动。
因为这代表他的小命保住了。
史官热泪盈眶地起身谢恩:
“谢王上夸奖,这是下官分内之事。”
老史啊老史,你可太机智了,你的命都是你自己救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