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嫚在旁边发出一声嗤笑。
将闾怒目而视。
阴嫚示意他去看看周围其他的兄弟姐妹,大家都拿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还要自欺欺人说是运气好吗?
事实就是这样,大兄比父亲更清楚他们想要什么。
这就很扎心了,虽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父亲太忙,而大兄或许是出于“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这个原因才知道得这么清楚。然而君子论迹不论心,得到实惠的人没资格挑三拣四。
这头将闾还在纠结,不知道该不该拉下脸来谢过长兄。
那头傻乎乎的荣禄已经小声感慨起来:
“原来大兄比父亲更关心我们啊。”
将闾:……这傻小子迟早得被人卖了。
就算大兄比父亲更关心我们,父亲的关心也是纯粹的,大兄的关心绝对不怀好意。
将闾别扭地拎着宝剑跑出去试剑了。
宝剑是无辜的,不能因为它是大兄送的就把它束之高阁。大不了他以后少说两句埋怨大兄的话,毕竟大兄对他确实也还可以。
就是整天独占着父亲有点讨厌。
公主们互相咬耳朵:
“还说我们拿了好处就倒戈,他自己不也一样?”
公子高对此习以为常。
小屁孩不都这样的吗?前一秒闹着要绝交,给颗糖立刻就哄回来了,和他计较就是浪费精力。
公子高长长叹气。
大兄真是把他们这群弟弟妹妹拿捏得死死的,他们还是省点力气吧,别老想着反抗了。
秦王政很快得到了反馈,听说儿女们对新收到的礼物都很满意。
欣慰于爱子的优秀之余,又忍不住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不关心孩子了。当长兄的都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东西,当爹的居然丝毫不了解。
忙于朝政不过是个借口,他再忙,和太子相关的事情也有空过问。太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他可是一清二楚的。
扶苏借口挑礼物太费劲好累,又没骨头似的往父亲身上一靠,像个慵懒的大猫猫。
他见父亲不知道在沉思什么,便问了一句。
听完之后,扶苏说道:
“父亲关心我一个就好了,弟弟妹妹那么多,哪里关心得过来?都说长兄如父,既然有我在,我替父亲关心他们即可。”
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就是不想让父亲把心思分给别的孩子。
秦王政也不知道是听出来了还是没听出来,想着现在这样的确能叫儿女们关系和睦敬爱兄长,便干脆放开不管了。
他缓缓点头:
“也好。”
扶苏忽然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陶人,递给父亲看。
“骊山陵的工匠开始制兵马俑了,我听闻他们做得惟妙惟肖,便让人做了个小的送来瞧瞧。”
兵马俑扶苏上辈子看得多了,但后来父亲驾崩之后他就很后悔没叫人照着父亲的模样做个小点的陶俑留下来。
陶俑的模样是不会变的,人的记忆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模糊。扶苏一直担心自己记忆里父亲的模样其实并非真实的模样,要是有个彩色的陶俑能日日观看就好了。
前段时间他招了个工匠回咸阳,给了对方一副画让他照着做。那工匠又入宫了一回远远看了秦王一眼,之后照着画像做出来的居然当真一模一样。
秦王政看着面前巴掌大的小陶俑有些无言以对。
他提醒爱子:
“兵马俑是陪葬品。”
这种东西随身携带不太合适。
扶苏点头:
“我知道,但小人俑不算入内。”
扶苏有自己的道理,做过兵马俑的工匠再做别的人俑,那么那个人俑自然容易让人觉得也是陪葬品,活人不好随身携带。
但他这不是特意找了个还没来得及做的工匠吗?对方没做过兵马俑,以后专门做非陪葬品的人俑玩偶就行。
扶苏还给父亲多角度展示那个小小的秦王政做得有多像,颜色调得极好,皮肤看着都不显假呢。
他说出了虎狼之词:
“回头让那工匠多做几个不同模样的,这个是父亲站立的样子,我还想要坐姿、睡姿,各式各样的。”
秦王政:……大可不必!
从没见过真人手办的秦王政有点遭不住这个,伸手夺过‘小秦王’,丢下一句“不许再做这种东西”,便匆匆离去了。
看背影颇有点落荒而逃的架势。
扶苏慢悠悠从袖子里掏出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小秦王’,爱惜地用绢帛包好。
察觉到身侧有欲言又止的目光,他偏头冲蒙毅和史官笑了笑。
太子殿下表示:
“不要紧,父亲只是有点害羞罢了。”
蒙毅:……
史官默默提笔,将此事如实记录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