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270)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分明更多的是为父亲的英明折服。”

秦王政唇角勾了勾,无奈地看了一眼儿子,示意他不要随便插话,自己还没说完。

扶苏乖巧闭嘴。

秦王政:“从幼童时期便开始进行忠君爱国的教导,想来对他们长成之后有深远影响。”

子孙后代不争气的话,只能用这招手段了。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和秦王政一样,人格魅力超群的。

与其指望后代的秦王优秀,还不如指望大秦能以强盛国力和自小的教育凝聚人心。

史官记录的手颤抖了一下。

这这这……这种内容是他一个小小的臣子能听的吗?王上和太子是当着他的面商量以后要怎么给臣民洗脑啊!

秦王父子一个眼神也没有给史官,显然不怕他往外说。

扶苏笑道:

“也不必大秦一直强盛,只要曾经强盛过,便能叫子民念念不忘。”

王朝走向末路的时候,怀念强秦的人们自然会不甘心它的陨落。奋起反抗,或能叫大秦再续命一回。

秦王政目光逐渐变得坚毅起来:

“允许庶民进学做官,古未有之。民富国足,包容开放,更有贤臣名将如云,缔造一统天下之霸业。后世子孙未见得能叫大秦成为千古惦念的王朝,便由你我父子来完成此事。”

别人做不到也不敢做的,秦王政敢。他也相信自己能做到,他要竭尽全力为大秦的延续添砖加瓦。

扶苏顺势捧起杯盏递给父亲:

“那父亲可要好好保重身体,才能多为大秦出一份力。”

秦王政伸手接过了爱子的好意,以为这是爱子怕他口渴准备的茶饮,递到唇边正要一饮而尽。

忽然鼻尖嗅到了苦涩的药味,垂眸一看,果然是药汁。

秦王政:……

秦王的眼神瞬间凌厉起来:

“扶苏!滚回来把药喝了!”

扶苏已经悄悄起身准备开溜了,可惜暴露得太快,还未走出几步。

不过问题不大,太子殿下死猪不怕开水烫,听到父亲的呵斥反而跑得更快了。

好不容易把每月一碗的补身汤药给丢了出去,他才不要回去喝药。

秦王政放下药盏,大步追了出去。仗着自己身份地位更高一筹,远远就喝令侍者拦住太子。

扶苏逃脱失败,被当场抓住。只能眼睁睁看着父亲三两步走过来,把他拎回了殿内。

史官默默记录了一笔——某年某月某日,太子为逃避喝药,悄悄将补身汤药奉给王上。被王上察觉,追出殿外,捉之。

在父亲的强压下,扶苏不情不愿地把自己的药喝了。

又是逃避喝药失败的一天。

闹剧结束,父子二人重新恢复端庄沉稳的姿态,继续坐在殿中议事。

秦王政对儿子提议的焚书很感兴趣:

“此举虽好,然却容易引起百家学子的反抗。”

扶苏心说道理父亲都懂,上辈子不还是强硬地施行下去了。

焚书本质上是个政治作秀,向天下人展现统一思想的决心。否则堂堂始皇难道还做不到用迂回的手段把书籍处理掉,尽量控制消息的扩散,避免舆论风波?

不过这一世的情况不同了。

扶苏问道:

“父亲以为,该如何操作?”

秦王沉吟:

“有长安学宫在,不好公然焚书禁绝百家学说,否则是自相矛盾。”

扶苏接下话茬:

“然而除学宫外,其余地方最好还是不再有百家学子私下进学为好。”

秦王颔首表示认同:

“要寻个其他借口行事。”

父子俩对视一眼,明白了彼此的意思。

民间藏书多有错漏,自该收回书册进行销毁,避免错误继续传播。

且有些书籍的内容是假借百家中某一派的学说,实则宣扬自己的歪理论调。对应学派的学子要是当真看了那些书,能被气厥过去。

比如有人自称是儒家弟子,写了一本儒家思想的书籍。结果翻开书一看,内容全是忽悠人裹小脚的,本质是个批了儒家皮的邪说。

秦王要销毁这些不恰当的书籍,自然可以光明正大地销。任谁也说不出个不对来,除非你能证明你的书没有错漏、也不是歪理邪说。

从各家搜罗书籍容易得罪人,找这个借口就好得多。

官员可以说书籍都被送去了长安学宫,由各派的领头人辨认是否是正确的书籍。辨认者都是百家有头有脸的人物,每家出好些个人,总不能说他们的判断有误吧?

“如此一来,便可顺理成章地将天下藏书收归长安。”

具体留下哪些书,都是秦国说了算。

可以留一些粗浅的书籍任由主人带回去,再邀请一些手握高深书籍的人在长安这等文风圣地定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