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208)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秦王政听罢点了点头:

“如此,底层也能多一个突破阶级桎梏的渠道。”

他之前给种柘那人赏赐了一个低等的爵位,以及些许良田。原本大秦是只能靠军功授爵、授田的。

秦王政这么做,就是在发出信号,告诉众人以后会有更多获取爵位和田产的方法。

这种操作放在灭六国之前,或许还会受到劝阻。但眼看六国快被灭干净了,往后赚军功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便是武将也得为子孙未来考虑。

他们的爵位无法往下传,现在阻止了其他人获爵,回头自家儿孙也得被坑进去。

多给后世子孙留条往上爬的路子,总归是件好事。

朝中众臣原本隐隐有些焦虑的,毕竟大家都知道军功制无法长久,生怕大秦一统天下之后被它带进沟里。

如今官学的选官考核纾解了一波,农桑的功劳赏赐又纾解了一波,众人总算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可赏赐是个只进不出的事情,现在官府手里有很多官田还无所谓,倘若日后官府无田可赏了呢?

王绾私下向王上表达了这一层隐忧。

他更忧虑的还在于分封制。

目前大秦没有继续分封诸子,以后一统天下就不一定了。王绾尚且不知秦王政的盘算,只想着分封后田地争端会更剧烈。

秦王政没有直说他不搞分封,现如今的群臣大多都默认肯定要分封的,像他一样眼光长远的唯有太子、李斯等寥寥数人罢了。

只是王绾已经就分封一事提过好几回了,让秦王政现在一听他说分封,心里就不太痛快。

但抛开分封不谈,单单是“无田可赏”这一设想,也确实值得深思。所以秦王政并未迁怒,而是凝神思索起来。

扶苏也没着急直接说答案,他知道父亲想自己琢磨出个解决方案来。什么都抄答案只会形成依赖心理,这不是什么好事。

片刻后,秦王政缓缓开口:

“官田自然不能只出不进,王卿以为,如何才能增加官府手中的田产数量?”

王绾额头冒汗:

“这……”

要增加官府手里的田产,那就要让手握大量田地的功勋和贵族交出他们名下的田。让他来出主意,那不是得罪人吗?

扶苏悠哉地喝着柘浆,还不忘拱火:

“王卿是大秦肱股之臣,想来一定能想出极佳的法子,为君王分忧的吧?”

王绾:我就多余来提醒这件事!

早知道就拉着李斯、冯去疾他们一起来了,要得罪人也得大家一起得罪,不能让火力只集中在他一人头上。

秦王政熟练地为儿子清除仇恨值:

“王卿若是一时半会儿想不到,不如回去细细思量。过几日再来,寡人不急。”

王绾如蒙大赦,决定出宫之后就拉上其他文臣聚众商讨对策,多拖几个人下水。

秦王政等他走了才看向儿子:

“怎么又欺负人?”

扶苏表示没有的事:

“我若不说这么一句,王绾要被父亲吓出毛病来了。”

他这是在给王卿解围啊,没看到父亲都改口放王绾离开了吗?

还说是他欺负人,分明是父亲自己对于王绾口口声声说要分封心里不痛快。又不好明说,只得借机为难一二。

扶苏:我承担了太多,还要落下一个欺负臣子的坏名声,我冤呐!

秦王政不为所动:

“少同寡人狡辩,你就是在欺负他。”

别以为他没听出来,扶苏刚刚拱火的时候语气那叫一个幸灾乐祸。

扶苏见狡辩失败,只好承认道:

“他王绾居然想搞分封,我如何能忍?弟妹们都要留在咸阳为大秦出力,休想躲到封地里去享清闲。”

当然,还有一个理由是王绾这么做是在分他的权柄。他可不想当下一个周天子,亲弟妹也别指望从他手里分走一杯羹。

秦王政依然语气淡淡:

“还是借口。”

别人不知道,扶苏还能不知道?分封根本就是没影的事,他怎么可能为了王绾的一句话就不高兴?

扶苏见第二种说辞依旧被父亲指出了破绽,唉声叹气:

“父亲为何非要追问到底呢?好吧好吧,我承认我就是坏心眼喜欢欺负别人。我这么讨人嫌,父亲可是厌弃我了?”

秦王政唇角微扬:

“确实有一些,你往后记得好好表现,乖一点,不许再闯祸了。”

秦王政其实看出来了,儿子这是见他心情不悦故意为难王绾,于是也跟着出声替父亲出气。

他出声之后,秦王政确实气顺了一些。而且也给了秦王台阶下,让他能以“替太子圆场”顺势放过王绾。

王绾毕竟是重臣,还是得给对方留点面子,不能逼得太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