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郭开下职回到家中之后,遭遇了家中仆从的行刺。
那仆从是他从赵国带回来的赵人,本以为忠心耿耿,不成想居然包藏祸心。刺客没能成功杀死郭开,被捉住后含恨吐露了不少内情。
原来他曾受过某个赵国贵族的恩惠,赵国被灭之后贵族日子过得艰难,前些日子已经病逝在软禁之地了。
他为了替恩人报仇,决定杀了害赵国至此的郭开——旁人不清楚郭开早就投敌,他身为郭家的家仆却是知道的。
太医赶过去救治时,郭开已经失血太多。虽然救了回来,身体却孱弱起来,以后怕是不能再在朝中担任要职了。
太子扶苏对此表达了真切的惋惜:
“郭卿日后便好好修养身体吧,你年纪也大了,须得保重自身。”
郭开恨得咬牙:
“多谢太子关心。”
他原以为这件事是秦王的授意,秦国想要卸磨杀驴。可不管怎么调查,背后都只有赵人的身影。
而且秦国朝堂甚至连无功的韩臣都开始重用了,没道理对付他。
藏在背后出谋划策的张良没有露出任何端倪,也很小心地扫除了几乎所有与韩国相关的部分,避免郭开针对其他韩臣。
最终,一切线索都指向了秦国朝堂中的赵系势力。
郭开见状只能自己认栽。
谁让他覆灭了赵国呢?赵人得知真相之后恨死了他,也情有可原。
郭开万分后悔曾经的自己没有将消息瞒得更死一些,让赵人知道了这么要命的事情。他惧怕再次发生类似的危险,央求了扶苏撤换掉他府内的赵人。
他是不敢再用赵国的仆从了,用秦人还更稳妥一些。至少秦国不会放任他死,否则以后再没人愿意替秦国效力。
扶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郭开主动愿意让他换上自己人,岂不是更好?以后他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脱秦国的掌控。
若他还想折腾,只要让仆人动点手脚,那么“身体孱弱”的郭相公就会大病一场,被迫在家养病,不能继续搞事了。
扶苏当然不会让郭开死,他还没那么短视。
不过从这件事里也能看出来,张子房确实好用,脑子也足够灵活。
手中权力不够,那就不强求从官场上击败敌人。而是釜底抽薪,一招将人打废。
显然,比起内政,张良或许更擅长“谋事”。
这种人该放到战场上去当军师啊……
扶苏不由得想到了西域。
上一世他灭了匈奴之后,剩下的西域实在有心无力。只能以通商的手段交好,让西域诸国安分起来。
若有足够的谋臣相助,是否能解决西域这一西出要道呢?
在那种小国林立的地方,谋算显然比用兵更管用。分化拉拢,不费一兵一卒,就能令其臣服。
不过这种手段不能长久,想要久久地掌控西域,还得依靠武力、经济等多方面的协作。
可哪怕是经济手段,也需要有人统筹把控。经济战和军事战一样都得靠谋算,未来或许可以让张良去试试。
思索间,已经升任太医令的夏无且提着药箱进来了。
“参见太子殿下。”
扶苏并不是很想见他。
夏无且习惯了太子的不待见,反正当着王上的面,太子也不能反抗被他看诊。
其实太子的身体确实没什么问题,也不用吃药。但为了保持健康,总要忌口一些东西,可太子显然并不想忌口。
这次看诊完毕之后,夏无且果然说道:
“殿下平日里少喝些蜜水。”
扶苏:我拒绝。
夏无且看向秦王政:
“一日十数盏着实有些太多了,还是控制在三盏之内吧。”
秦王政当即点头:
“以后每日只给太子三盏蜜水。”
扶苏:……
夏无且,你给我等着。本太子定会尽快让你徒弟顶替你的位置,你回家养老去吧。
不让喝蜜水也便罢了,夏无且还给他换成了清茶。新研究出来的沏茶方式味道确实比加油盐醋的要好很多,但它苦啊。
扶苏不喜欢苦味,他宁愿喝没有味道的白水。
结果夏无且说:
“适量饮茶,于身体有益。”
秦王政:“准。”
扶苏:……
夏无且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走之前提了一句张良给太医贿赂的事情。
那天去给郭开看病的太医是被张良收买了,否则也不能恰好达成“郭相公自此身体孱弱”的完美结局。
当然,扶苏这边也给出了示意,即便他不贿赂也能成事。
只不过张良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必须出这个钱。
一来可以在太子跟前展示自己的存在感,告诉对方事情是他安排的;二来万一郭开查到了太医头上,也有他张良可以顶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