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管秦国这是飘了、把自己当天子了,还是单纯的兴起了好享受的风气,对楚国来说都是好事。
一个骄傲自满的敌人,远比一个沉稳内敛的敌人要好对付嘛。
扶苏觉得这笔买卖很赚,一举三得。
既让自己享受到了,又迷惑了敌人,还能从敌人手里捞好处,何乐而不为?
秦国群臣: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章台宫——算了!
习惯了没有多余装饰、大气庄严的章台宫,他们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现在的华丽风格。无妨,多看看迟早可以习惯的。
按照这个架势,等以后玄宸宫建造完毕只会更华美,他们要提前适应。
老臣痛心疾首地叹气:
“王上也太宠殿下了,简直没有底线。”
他儿子无所谓地回了一句:
“但是太子他会赚钱啊。”
这两年太子给国库添了多少进项?又给秦国上下谋了多少福利?
人家有本事赚的,自己花就花了,关他们这些外人什么事?要不是有太子谋划,楚国和齐国能反反复复送来那么多好东西?
儿子又劝道:
“反正用的都是从六国搜刮来的宝物,不要钱的东西,用了不心疼。”
老臣:也、也是哦!
儿子安抚好老爹之后,出门就去继续办事了。他在扶苏的授意下,一直在对外散播“王上十分宠爱太子”的言论。
他觉得自己非常理解太子。
太子必然不是真的那么奢靡,他都是为了大秦。所以他故意做出这副假象迷惑六国,又以舆论误导六国的探子,这一切都是为了大秦。
接触到的越多,他越懂太子的良苦用心。对方是在牺牲自己的形象,替大秦谋利。
别的不说,就说这次他散播的留言。倘若六国相信了秦王连这么奢靡的太子都能纵容,一定会做出错误判断,以为贿赂太子就能高枕无忧。
关键时候不去花钱买通朝中蛀虫,反而去拉拢太子,就像现在的齐楚一般,简直太有意思了。
扶苏听着这人絮絮叨叨地表示以后一定找机会替殿下正名,殿下绝不是这样爱享受的人,只能回以一个微笑。
不,他让人散播那番言论,就是单纯地炫耀受宠和巩固地位而已。
谁让最近因为弟弟妹妹们被他和父亲“委以重任”,朝中又冒出来了一些不安分想博个从龙之功的傻子呢?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到处散播“爸爸爱我”,而且保真。
ps:吕公搬家其实应该是几年之后的事情,我这里稍微提前了一点,想早点培养吕姐姐。
第45章 赤子之心
扶苏操控舆论,本来是想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的。就算迷惑敌人,迷惑的也是楚魏齐这三个还算有反抗之力的诸侯国。
万万没想到啊,第一个上当的是燕国。
燕王喜命人快马加鞭地送来了厚礼,请太子扶苏在秦王政面前替他们燕国美言几句。
实在是最近驻扎在易水的大军“异动”有点多,多到哪怕秦国分明发兵攻打楚国北部了,燕国还是不安心。总觉得下一刻秦国就要不管不顾双线开战,一口气打两个国家。
扶苏看着厚礼中那盒自己前些天还在惦记的高品质珍珠,语气和善地答应了燕国使者的请求。
使者高渐离五体投地,声音哽咽地表示太子愿意施以援手,燕国上下感激不尽。
扶苏的目光扫过他不自觉攥紧的拳头,眼神漠然。
但说出口的语气却很和煦:
“燕使言重了,这件事本就很好解决。秦燕一向是盟友,秦国自然不会轻易兴兵伐燕,大军异动不过是为了应对代地的赵国罢了,还请燕王不必多虑。”
高渐离的身体僵硬了一瞬。
他听懂了,太子扶苏的意思是他们秦国就是在吓唬燕国。没错,他们根本懒得打燕国,只是单纯吓唬一下而已。
可是高渐离不能翻脸,还要姿态谦卑地表示:
“燕王怯懦,还请太子相助。”
别再吓了,燕国上下快被吓死了。
扶苏见他着急,从善如流地站起身来:
“也罢,那我这便去求见父亲。”
秦国太子不疾不徐地从伏跪在地上的燕使身边走过,丝毫不担心使者会突然暴起伤人。
上次能让荆轲携带兵器入殿,那是秦国故意的。这一回高渐离进来之前仔细搜过身,一根针都带不进来。
这让高渐离觉得十分屈辱,偏偏有荆轲那件事在前,他没有任何理由反抗。而且他本来就是为了燕国子民来求饶的,更不敢得罪秦国太子。
听着脚步声渐渐远去,高渐离才终于直起身来。
秦国太子表面上装得谦和温柔,实际上还不是高高在上?他伏在地上这么久,也没见对方说一声不必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