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趁机提议:
“不如让夏太医来总管这件事吧?他有个挺机灵的小徒弟,我那时就是他全权负责的,夏太医想必也不差。”
秦王政想到了夏无且投掷药囊救驾的事情,总管此事正好可以积攒功勋,回头能光明正大厚赏他。
于是点头就要答应下来。
头刚点到一半,忽然意识到不对。仔细一看扶苏的表情,立刻收回了成命。
秦王政冷酷地拒绝了:
“夏太医有要务在身,让他徒弟负责就可以了,他不能走。”
扶苏张嘴想劝。
秦王政打断他:
“你休想躲开夏无且的调养,他得留在你身边盯着你。”
扶苏:……
阴谋失败,不开心。
不开心的太子殿下出门就碰见了终于彻底完成文字简化,高高兴兴进宫来回禀的李斯。
自己不高兴的时候,就要让别人和自己一样不高兴,然后自己就能高兴起来了。
于是扶苏亲切地叫住了李斯:
“廷尉等一等,我有话要转达给你。”
李斯闻言汗毛一竖,总觉得太子这个表情肯定没安好心。
但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还是乖乖走过去了。
“殿下请说。”
扶苏的语气越发温和:
“方才我与父亲去城中逛了一圈,听到不少人在谈论荆轲刺秦之事。没料到里头还有关于廷尉的部分,真是叫人意外呢。”
说着,扶苏用抑扬顿挫的口吻复述了一遍李廷尉版本的刺秦故事,脸上写满了赞叹,主打一个让人当场社死。
李斯:!!!
李斯脚趾疯狂扣地。
不是吧不是吧?他私底下悄悄编的自传故事怎么流传出去了?而且还被王上和太子给听见了?
李斯尴尬得恨不得当场消失。
更尴尬得还在后面,扶苏告诉他:
“父亲听完后夸赞廷尉很会编故事,所以廷尉有没有考虑过兼修小说家?尊师荀先生作为大儒却颇通刑名法术,想必廷尉也不差什么,兼修两家不过轻而易举。”
李斯:…………
救命,王上还说过这种话呢?王上你变了王上,你都学会揶揄别人了!
太子殿下真是太可怕了,谁跟他待久了都会被污染。
打击过李斯之后,扶苏心情愉悦了一点点。于是他又快乐地去找了王绾,夸赞对方临危不乱、伸脚绊倒刺客的英姿。
王绾:谁、谁给我编的这个???
王绾梦游一样地回到家,就看见蠢儿子高高兴兴地冲出来,分享自己编的故事得到全咸阳传播、现在咸阳城里好多人都夸赞父亲有急智呢!
王绾的表情渐渐危险。
原来你是小子在背后坑爹!害得他被太子和王上嘲笑!
斯文人王绾难得抽出了棍子,准备揍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快乐.jpg
李斯:我那冰清玉洁的王上啊!你受苦了!!!
王绾:儿子调皮,不打是不行的。
政哥:不,儿子调皮,当然是选择纵容他。
王绾:???
第41章 小兵仙
冬日里比较清闲,扶苏多了很多时间去抓弟弟妹妹们的学业和课外实习。
于是公子公主们迎来了痛苦的家长抽查。
你永远不知道大兄什么时候会突然出现在附近,然后抓住你开小差,并罚你增加好几倍的作业。
兄弟姐妹里唯二不受影响的,一个是早就毕业不用上课的长姐阴嫚,一个是认真勤勉的二兄公子高。
扶苏还是很喜欢这个二弟的,毕竟他真的很认真。交代给他的事情他都会仔仔细细做好,绝不会阳奉阴违。
可惜的是公子高脾气比较软,不太能压得住弟弟妹妹们。否则把盯着大家的活分派给他,扶苏还能空出更多的时间来。
问题不大,有先生们帮他盯着呢。
这天阴嫚整理完了最终版本的七国文字对照字典,交给工匠去制作印刷用的木雕版之后,跑来章台宫玩耍。
她都忙活好久了,连来看父亲的机会都不多。如今终于忙完,她得赶紧过来培养一下感情。
一进门,就看见大兄正在写什么东西。
父亲还在批阅奏折,阴嫚没有贸然打扰。她凑到扶苏身边,小声询问这是在写什么。
扶苏便示意她自己拿旁边写好的纸张去看。
阴嫚拾起来看了一眼,意外地发现这好像是儒家的学说。又换了一张,这张是道家的学说。
一沓手稿总结了诸子百家的许多主张,但是仔细一看,又觉得不太对。好像是删减版,就是从百家学说里挑出有益于大秦的,剩下的全部摒弃。
阴嫚灵光一闪,瞪圆了眼睛:
“大兄,你这是杂家的主张啊!”
以前外面都传言,大兄被儒家给忽悠了,以后可能会亲善儒家。可现在看来,分明是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