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是的还是凌浩对于蓝的事很上心,也是真心喜欢于蓝。出于这份真心,即使他为人做事有些高傲自大,苗银玲也能接受。
而正因为这通电话,凌浩特意请了长假从国外回来,担心于蓝新书阶段没时间去处理那些事情,准备回来自己给办了。
晚上的时候,两家人订了酒店包厢吃了饭。
席间,双方讨论了去国外的一些事情,以及小孩教育问题。凌家父母是赞成小孩去国外读书生活的。凌浩的事业就全部在国外,于蓝写书可以居家,也可以在国外走走看看,增加见闻素材。
凌浩为人比较冷漠,但是对于蓝,对于两个孩子能明显看出不同来,很有耐心。和父母说话倒是一副淡淡地样子。看到服务员端菜,知道于蓝爱吃虾,亲自上手剥开放到她碗里。
两个孩子也是同样。
而且点的菜,一半都是于蓝爱吃的,单凭这点,苗银玲就很满意。
“于蓝最近有接到什么工作吗?”凌家父母温和客气,双方并不生活在一起,只是偶尔碰个面。
庄于蓝放下筷子,对着公婆笑了笑,“就是准备新书,不过接到广播电台邀请,希望我能过去录制一期节目。”
“那很好啊,我的一些朋友都很期待你的新书,都拜托我让你给他们签名呢。”
庄于蓝十分谦虚,并有些不好意思。
但是凌家公婆还夸赞不离口,就连苗银玲都被夸上了。
包间气氛非常好,大家其乐融融的说话,聊天。
两个小孩童言童语把大人逗笑。
凌浩事无巨细,所有人都照顾到,大家最后很满意道别离开。
苗银玲并不让他们送,说两个孩子都困了,催着他们先回自己家,而自己则打车回家。
今晚聚会,让她更加坚定一个想法。
于蓝必须出国,但凡有一丝能影响她幸福生活的阴霾在,她都要拦住。
*
凌浩知道庄于蓝要参加广播台节目,亲自开车送她过去。
“听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这里是云海市广播电台文艺频道。现在是下午四点,又开始了我们广播下午茶的时间了。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女作家做客我们节目。她是我们云海市本地人,年纪轻轻却才气纵横,早早获得了国内知名文学奖。
出本很多小说,散文,本本都是书店畅销书籍,而她获奖的作品,《一眼天堂》至今备受业内好评。那么,我们请庄于蓝老师给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庄于蓝,很高兴能来到这里,希望能和大家开心的聊天。”庄于蓝温柔嗓音响起,让人如沐春风一样舒服。
主持人是一男一女,男播音稳重内敛,女播音健谈开朗,很会活跃气氛。双方一开始话题都是有台本,提前对好的。
主要都是书迷想要知道的一些创作背后的事情。庄于蓝也乐于分享这些事情。
气氛很好,双方谈论诗歌,散文,小说,还谈到了庄于蓝要写的新书《三分春.色》随着时间推移,到了后半段,听众参与互动环节。
就是节目组随意连线打进来的电话,让听众直接和庄于蓝交流。
第一个热线电话打进来,是一位声音激动的男生。激动到他都没想过自己打电话会被接通,所以想问的问题也都是临时想的。
“那个,我想问庄老师一个问题,就是您在创作作品时候,会提取您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润色吗?”
庄于蓝对着节目组做了手势,表示自己没问题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你好这位听众朋友,我觉得你应该想说的是作品里素材,或者情节。我想说是有的,但是也不全是。我喜欢看书,不写作的时候会看很多书,潜移默化下会积攒很多知识。而我个人的生活阅历也是一种知识。而创作过程中需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并不代表是生搬硬套,因为我们常说艺术是高于生活的。”
“感谢这位听众的热心提问,现在让我们接通二号热线。”女主播明朗热情嗓音很感染人。
第二位打来热线电话的是一个女生,相比第一位男生,她很镇定,更像是有备而来。
“您好庄老师,我是一名大学在校生,我个人非常喜欢看书和写作。机缘巧合下我看了您的《一眼天堂》,非常喜欢,至今看了不下五遍,我还推荐给我的寝室室友们一起看。但是我却和室友们对这本书的结局产生了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