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润:“年底了还这么忙,这单位真没人性。”
“你这儿过年也不打烊啊。”
“我没人性。”
两个人都笑。
“哎,喝不喝茶?”彭润忽然问郑素素。
郑素素点头点了一半,摇头,“不,我喝不了,老板。”
彭润第一次有人喝不了茶,“喝不了?”
郑素素低眉顺眼,“小时候发现的,一喝茶就整夜睡不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眼睛都是肿的。”
“因为熬夜啊。”
“哭的。”
彭润跟孟恪对视一眼,手里把弄点烟器,顺着她问:“哭什么啊。”
“其实,其实我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我爸妈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就离婚了。我妈,我妈去了国外,去年才......”她说着说着,甚至哽咽,肩头颤抖。
身旁男人将纸巾盒推给他,看着他骨节分明的手掌,她心头微动,泪水潸然而下。
演技不错,故事俗了点。孟恪跟彭润交换了个眼神,都靠向座椅靠背,默不作声看她表演。
后半段无非是自己爹不疼娘不爱,长辈生病,自己迫于生计所以出来做服务生,但没想到今天会遇见这种事情......
孟恪实在兴致缺缺,起身离开。
郑素素擦擦眼泪,看了看对面的彭润,咬住牙关,起身追上去。
隆冬天气,地下停车场温度不算太高,她只穿单衣,冷风激得忍不住哆嗦,等了会儿,终于瞧见他上车前的衣摆。
她立即迈开步子,谁知不知哪冒出来个保安,将她拦住,只得看着那辆宾利潇洒地消失在自己视线内。
“放开我。”她沮丧推开保安,拿出手机,满屏出差通知和主任的暴怒。
-
晚餐时间,孟恪回到家,陈平出来接。
客厅里摆了几瓶修剪好的玫瑰插花,花瓶五颜六色,俗得轰轰烈烈、理直气壮,想想就知道是谁的作风。
“太太呢?”孟恪随口问。
陈平惊讶一瞬,随后解释:“太太临时出差了。”
孟恪脚步顿住。
“一个多小时前才通知过来,本来都已经到家了,突然被主任派去出差,现在可能快上车了吧。”陈平说。
孟恪从内兜掏出手机,点开消息列表,往下翻了翻。
她的消息还停留在上次。
指尖顿了顿,他点开对话框。
李羡是上车安顿好之后才看到的消息孟恪问她在哪,她回复:【去桐城的高铁上】
等了等,收到一段语音。
孟恪:“打算在外面过年了。”
不咸不淡的语气。
李羡想了想,也回复语音,诚恳道:“没,最多三天,能回去过年。”
他回了个嗯,注意安全。
第14章
不远处的马石群正捏着手机,两眼圆瞪,声音压抑,还是引来周围乘客侧目,“郑素素!现在立刻马上!给我去桐城!”
李羡收起手机,为郑素素祷告。
-
到桐城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多,李羡和马石群在车站附近找了个旅店直接住下。
次日清早六点起床洗漱,准备出发。
李羡拎着包来到旅店前台大厅,马石群还没到,厅里有另一帮人,扛着大包小包的设备,还带着三脚架,看样子是同行。
她抽张椅子坐下等待,同行里有个两鬓斑白、文质彬彬的阿姨走过来:“你好,请问可以借用你的充电宝吗?”
李羡低头看了眼自己当成手机握在手里的小充电宝。
清早果然不清醒。
“可以,给你。”她递过去。
阿姨听见她的声音,眼前一亮,干脆抽凳子坐下,“我用一会儿就还你。”
李羡笑了笑,“好。”
“来桐城玩的?”阿姨问。
李羡抱着包,谨慎道:“工作。”
阿姨笑道:“别误会,姑娘,我是省电视台的《听闻》栏目策划。”
说罢出示了自己的工作证。
李羡颇意外。《听闻》是国内为数不多还在坚持的新闻记录栏目,她毕业时曾经投过简历,石沉大海,才进了现在的单位。
她起身,礼貌地伸出右手,“你好,我是川阳日报的记者李羡。”
咚咚咚。
郑素素在旅店外敲玻璃门。
李羡赶紧告别阿姨,拎包出门。
“你什么时候到的?”李羡问。
郑素素:“今天凌晨就到了呀。”
“休息好了吗?”
“放心吧。”
郑素素带她走去停在路边的汽车旁,绕去副驾驶,“你开吧,回来的时候我开。”
李羡应了,上车系上安全带,才注意到马石群原来已经到了,坐在后排。
她印象里之前约定了大厅碰头的,不知道是否忽略了更改消息。
“主任早。”
马石群点头。
郑素素上车坐定,打开手机行程,“主任,梁教授那里已经联系到了,说今天争取给咱们拨时间。我们今天争取把素材录出来,明天交给融媒体中心,这项任务就可以结束了。”